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关照,以"露西"组诗等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与女性的关系:自然与女性在幻境中交融并汇,均作为梦幻中的他者得以呈现,女性之死与自然之生分别代表了诗人梦幻的破灭和希望的续存。由此来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仍然浸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然而,重回他所生活的时代语境,其自然观仍具不可估量的时代意义,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不彻底地拒绝了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2.
《金山》是海外华人作家张翎的巅峰之作,对《金山》的研究当下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小说的家族叙事、华人苦难、碉楼意象的探讨。本文独辟新径,将研究视野投注于《金山》小说中的印第安元素。笔者通过解读小说中的诸多印第安元素,尤其是印第安女子与白种/黄种男子的爱情,认为小说《金山》潜意识中关照和反思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与外种族男性恋爱生子的印第安女性的生存境遇。面对她们何去何从的困惑,张翎悲唱了一曲印第安传统文化失落、印第安女性被迫流放的挽歌。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理论术语“张力”入手,剖析诗中初为母亲的“我”的情感变化所凸显的情感张力。结合普拉斯的创作经历与创作背景,探讨普拉斯在母性体验书写中所传达的关乎女性存在的思考。由此可知,普拉斯在创作《晨歌》时所发的思考并非悲观的绝望,而是积极的希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