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作为一种话语表意的实践活动,文学是建构民族认同的一种重要手段。民族作家文学中民族认同的现象特点突出。阿来小说《格萨尔王》体现出民族认同与文学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中可以生发出一些新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叙事现象,对此"宗教文化叙事"其实比"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之类的命名更为合适。"宗教文化叙事"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它与少数民族作家普遍受到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它也与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民族文化(比如宗教)的认同有关。"宗教文化叙事"的发现还有着叙事学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成为突出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汉族文化和文学的话语压力;现代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挑战;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威胁.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表现出了积极地建构民族认同的姿态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樊义红 《天府新论》2011,(2):131-136
语言是建构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语言与民族认同关系密切。母语写作体现出民族认同的诉求。非母语写作通过特殊的语言策略也巧妙地传达了民族认同,不过这些现象也体现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民族作家文学研究从各方面展开,更加全面而深入,成绩显著。当然不足之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族别和区域性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民族文学学科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对民族作家文学的文化研究还有很大学术空间,亟需充分发挥其潜力。回顾与反思近年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文体和民族认同建构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抒情性和民族认同;重述神话史诗和民族认同;文体转型和民族认同。这三个方面与民族认同内涵的三个组成部分--民族感情归属、文化特质把握和民族身份指认--构成对应关系。对这一颇具新颖性问题的考察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小说创作动机和小说功能的新认识,对人的此生存在的形而上思考,对人的灵魂存在的追问,使得阿来小说充溢着对人生与艺术的存在之思,也使得阿来小说在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独树一帜,带给读者别开生面的审美感觉。追根溯源,阿来小说的存在之思源于阿来深度思考文学和人生的思维倾向与职业习惯、藏传佛教的影响以及现代理性精神的塑造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