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蔡锡勇在张之洞幕府任事13年,主持洋务大局,是张之洞前期实业的总管式人物.一方面是张之洞惜才爱才,知人善任,使得蔡锡勇的满腹洋务帅才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更是蔡锡勇品端学精,才勘重用,赢得了张之洞的倚重和信任.总的来看,二人相处融洽,但也有一些争论.  相似文献   
2.
1965年以后,中国的北方地区进入了长达50年干旱时期,为了解决海河流域长期干旱的问题,国家做出了抗旱打井的决定,并从1973年起纳入国家计划,在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河北是全国开展机井建设最早的省份,期间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机井建设,是机井发展最快的时期。总的来看,河北省机井建设成绩很大,对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扭转南粮北调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系统总结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精神与石家庄城市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8月,石家庄市提出了500万人口大都市建设整体规划.这一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对石家庄城市建设的时空格局和文化形态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12地震后,河北人民抗震救灾行动的精神因素的考察,可以发现,生命意识的觉醒、家庭观念的凸显、博爱情怀的弘扬、实践精神的坚守、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构成了这次河北人们抗震救灾援助活动的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樊孝东 《河北学刊》2014,(2):253-254
正2012年12月,由河北省民族与宗教研究会主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基督教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地区及意大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宗教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基督教的中国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等问题展开研讨。一、中国基督教的生存现状:"复兴"与挑战1980年代后,伴随中国社会"文化热"的出现,基督教亦悄  相似文献   
6.
樊孝东 《河北学刊》2006,26(1):212-214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