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伦理视角审视“克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初,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生物学词汇“克隆”伴随着一只苏格兰小绵羊“多莉”的降生轰动了整个世界。有人称这项克隆技术为当今“生物的原子弹”和“伦理炸弹”。虽然说克隆技术对人类战胜某些疾病是一大福音,但是,若将克隆技术用于复制人类,生产“克隆人”,则是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有些人对此比较乐观,他们认为,克隆技术可以复制伟大天才和绝代佳人;复制大量特殊职业的劳动力;用于改良种族;可以生产大量遗传性完全相同的人,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等。美国的遗传学家戴维斯指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能够追问自身的存在意义.对自由意志的思考意味着人开始走向了对人自身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自觉确认与自觉承担.近世西方以自由意志和个体选择作为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从伦理精神本性上来说是正当合理的.但是,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悖反关系,即:道德"应该"既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又需要克服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这种悖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个体与社会本体的二律背反处境.在生活世界中,道德"应该"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偶然性情景和存在性事实的影响,也与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相联系.自由意志作为道德"应该"既是绝对的,又是历史的.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形成的划界关系乃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生活的本真内涵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低碳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推进是一场深刻的价值观革命,内含诸多环境道德诉求,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提高环境道德觉悟,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普及。  相似文献   
4.
张载哲学中的生态智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读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摆脱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来说,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将古典文本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对张载提出的万物“相感而应”,人须“立天地之大义”、“顺而不妄”的直觉意识,“大其心”、“体天下之物”、“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遵“天道”以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5.
以隐喻方法为切入点,从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关系着手,对生态伦理确立的理论基础进行学理阐释.生态伦理的道德"应该"是对人之自由意志的一种约束和限定,同时,生态伦理"应该"的落实既以人为裁体,又是对人类利益的伦理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道德自律的涵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自律观和康德的自律观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探讨道德的自律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消费主义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特点消费主义文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促进了西方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消费观念的重大变化,即认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是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消费品,不消费就衰退,消费越多越幸福。到了60年代末,这种消费信条已经从美国扩展到了西欧和日本。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消费主义理念在东欧、中欧、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的传播,由此导致全球消费浪潮的兴起,消费社会的到来。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出现了不同于已往的新特点。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