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本文概要介绍陕西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刘古愚的经济思想。刘古愚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对传统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批判,从仁义与食货、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等方面全面纠正了儒家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经济思想。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刘古愚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侠士人格、名士人格、政治人格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庸小说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文化品位.认为金庸小说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这方面.而那些无视其文化品位而对之进行粗暴的否定,以及简单的拔高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范长江的西北通讯体现了一种三维立体的坐标结构,以时间维度为纵向坐标,以当前作者所见为原点,向下探寻历史,向上展望未来,形成坐标系的纵轴;以纵轴原点为交点,与一个横向平面垂直。在这个平面上,范长江展开多角度的空间、逻辑分析,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风俗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立体图景。这种结构使范长江的通讯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显示了敏锐的洞察力,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郭店简及告子等人所主张的"可善可恶"的二元人性论是孟子之前先秦人性论的主流,孟子、荀子分别主张"性善论"与"性恶论",二人在人性论内容方面截然相反,但在性质上却是一致的,都属于强制性的一元人性论系统。孟、荀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治理理论各有优缺点,汉代董仲舒对孟、荀人性论及其治理理论进行了综合,重新提出了善恶并存的二元人性论,吸收了孟、荀人性论的优点,最终使儒学的社会治理理想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代传教士郭士立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展示宗教、新闻、科技在刊物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对它的性质进行概括。同时指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它是和平、平等的文化传播形式向不平等的形式过渡的一个代表性类型。郭士立的刊物在中国既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又体现着打开中国国门、服务于殖民者的明显动机,郭士立本人的侵略性更不容忽视,编纂者及其刊物都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先生主编的“西部开发与人文学术丛书”中的一部,作者为方光华博士。细读一遍,觉得有两个方面非常突出,即横通与纵贯。“通”未必就是体大思精的通史性撰著,该书题为《论稿》,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些问题专题性、集中式的研讨与论述,在一个个专题中显示着“贯”与“通”。先说其横通,我们不妨以第三章《佛学与儒学关系蠡测》为例说明之。本章共分三节:《禅宗的发展与特征》、《张载与禅佛学》、《王夫之与法相唯识学》。作者首先把禅宗的发展历程作了简略的介绍,概括出达摩禅的基本特征。把弘忍之后的禅宗划…  相似文献   
7.
李与关学     
广义地讲,关学是指关中自张载以来的儒学,以注重实践为根本特征。李的“明体适用”说拓宽了关学实践的领域。他不但没有终结关学,而且把关学发展到了一个理学与实学相结合的新阶段,形成了一种与顾炎武为代表的汉学考据派、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迥然不同的地方的学术派别。李决定了其后的关中学术发展方向。近代刘古愚以新学的形态终结了关学  相似文献   
8.
《申报》1905年改版加强了新闻报道,版面安排有了重大改观;改变了保守的立场,在言论方面开始融入当时主张维新变革的时代主潮之中。此次改版,不仅使《申报》渡过了生存危机,是其本身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当时中国报界整体进步的重要体现。这种进步是政治性报刊与商业性报刊相互促进、融通的结果,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研究《申报》1905年改版有助于理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9.
关学、实学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关学指从宋代张载到清末刘古愚的关中理学 ,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关学由张载奠基 ,李二曲将其发展到理学与实学想结合的新阶段 ,刘古愚在实学精神的指导下 ,将近代科学技术及相关思想引入关中 ,传统意义上的关学即告终结。清代关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实学与心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