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要找到瓜,先找到藤 在认识未来方面,我们已经有战略、计划、假想等工具,这些工具像一组佳能镜头一样有不同的焦点,但如果你想让远处的风景更清晰,你需要的是望远镜,而不是照相机。  相似文献   
2.
早在2003年,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潮,那次就业难归结为1999年大学扩招,很多人把批评投向教育体制。张恒亮发现大家的脑子也有问题,事实上对为什么学、学习什么、怎么学没什么主意。整个社会是一种放牧状态,哪里说学计算机就业好,轰轰烈烈就有一群人冲锋陷阵,过一阵儿风向变化,说社会上会计岗位缺口上百万,又忽喇喇地冲上去一代人。圆头来看,行业和人才都双双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3.
解压大圈套     
这是一个强调解压的时代!上到企业,下到个人都在不断地高声呼喊“解压”,社会甚至倡导乃至推崇——生活要多姿多彩;会赚钱,更要会享受。但为什么年轻职场人的自杀现象还在增多? "年轻人的解压存在着误区,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解压"。致力于EAP(员工帮助计划)和职业压力解决方案的易普斯咨询高级顾问段兆德,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人们默默进入到一个消沉的气氛中——圈子收缩、消费收缩、活动收缩、生活开始显得很单调,职场上充满着隐隐的焦虑。北京易普斯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段兆德说,受大环境影响,一些职员的行为表现为:1.低落、没有信心、不积极;2.情绪波动大,高兴和低落交替;3.怕一个人呆着,共处时又过激;4.很爱吃、爱消费、极端追求快感。有些还会做些离奇出格的举动,而严重的则可能发展为自伤、自杀。这种恐慌心理是职场普遍的安全感低的反映,但它不仅没用反而有害,不加克制的恐慌,会直接导致你所不希望见到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囧 90后出山     
段东渔 《人力资本》2009,(12):50-51
事件 90后出山 90后姐妹包包和阿紫,一边在网络上写博(客),一边往论坛上贴照片,然而只有迷茫漂亮的脸蛋已经吸引不了多少注意力。她们在博文中骂老师、骂父母、骂80后和虚伪的成年人,并为自己被人包养和卖淫的生活方式作辩解。此举确实引起了关注,尽管其中不少是回骂,但收入囊中都是抢红网络的商业手段,结果幕后人以“组织嫖娼罪”被判罪。而“90后贱女孩”之名,一举成为90后形象在网络上最鲜明的定格。  相似文献   
6.
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是很多70生人的第一个成就。20年以后唱起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时候,还会立刻找到最初的骄傲感,一腔热血就是在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被点燃的。  相似文献   
7.
只要现代职业人的概念存在,等级和民主就相克相生,互相激发出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商业巨头们比较起来,塞氏公司名不见经传,但它像风中炸雷、火辣的摇滚乐、浪漫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对职场人来说,志愿者身上散发着迷人的或不那么迷人的魅力是,他们为什么会放弃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到10月,她开始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她学会了坐在钢琴前,弹奏出唯美的《KisstheRain》她开始写博客,在新浪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受众。她成立了自己的书友会。她去了都江堰,探望因地震而肾衰竭的小男孩。她拿下英语,和外国人沟通自如,甚至发脾气吵架。她成立了"星光成长计划"的四个公益项目,其中二号计划引起了远在澳大利亚某校老师的注意,决定全程赞助她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