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1.
为了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自1980年开始,国家每年拨出了数十亿专款作为“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这些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是使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此数量的资金来之不易,它的使用效果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发展资金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困难,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究其经济效益却不尽理想。据调查,多民族的云南省是发展资金重点支援省区之一。1980—1984年以来,国家分配和省自筹发展资金23,900万元(其中国家分配21,000万元)。全省有61个人均现金收入不到50元,口粮低于400斤的贫困县。截止1984年,有44个县安排使用了发展资金,约占贫困县的三分之二,脱贫县不到三分之一。据调查,使用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民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商品经济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理论上的进步导致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全面转化,这一深刻而牵动全局的伟大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将产生连锁反应。商品经济实质上代表着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以新的面貌出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势必  相似文献   
3.
摆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事实,即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例如,1985年以前,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八省、区(广西、西藏、宁夏、内蒙、新疆、云南、贵州和青海)人均工农业产值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300多元,1985年这种差距扩大为600多元。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不安。为什么虽有进步,但仍然不能摆脱或稍微改变一下在全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课题。目前,乡镇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和政府职能不到位,以及发展模式的不科学等问题,表明我国现有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分权与基层公共服务的改善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分权可能导致基层经济发展的低效率;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向,应以加强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为主,同时发挥乡镇政府在公共品及服务提供方面的信息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在本世纪末使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翻两番,都在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自己的经济优势,实质上是为经济发展寻找财力支点,这是经济发展规划中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但从某些材料来看,一些地方对区域经济优势的理解尚不尽相同,为了正确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我认为必须对民族地区经济优势的几个概念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代价要求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这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当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而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应有三个目标,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机制也应有三个方面,即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体制。具体的政策建议是,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跨国或跨地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使一部分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可能,作为依靠外来投资实现跨越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发达地区,怎样处理好与外来投资的关系是它们能否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而这种关系的安排就是制度的安排或创新,制度是外生型城市化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机制,这就是东莞和昆山城市化实践给人们的启示,以及对城市化理论的丰富。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这是相当一个时期内全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关系如何?这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各个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并从中认识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