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由“原文本阅读、自选课题研究、小组合作陈述、戏剧表演”等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加强与知识面的拓宽,也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毕凤珊 《学术交流》2005,(12):200-203
从后殖民话语的理论视角解读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特别是透过对文本中有关帕图桑岛和马来人话语的分析,可看到康拉德在把殖民地引入自己的创作视野时,"是以一个西方人的目光注视殖民地的".因此,<吉姆爷>中的"他者",是欧洲中心论和种族优越论作用下的主观性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来阐释美国流浪汉小说所具有的定型化主角、历险记体裁、叙述体视角、插曲式结构、讽刺性意图和反传统异端精神等典型特征。同时 ,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独特魅力、小说场景的特殊性和流浪结尾的特殊性 ,指出塞林格不仅继承了美国流浪汉小说的传统 ,同时又发展并超越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4.
康拉德的一生充满着矛盾。他在文学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殖民主义既爱又恨的情感。其作品中既诋毁又彰显英国主流文化的主题与作家本人所生活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波兰裔英籍的康拉德选用英语这一“霸权语言”作为创作语言,削弱了他试图借文本来批判英国殖民体系的力量。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超越了地域、历史和文化空间,赋予他的作品以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英国中世纪复活节的弥撒仪式孕育了英国戏剧的原初形态--教堂仪式剧.其后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与插剧的出现与发展无不与当时的基督教氛围有关.中世纪基督教所宣扬的原罪说、来世说以及平等、博爱、宽恕等思想成了中世纪戏剧的创作主题.同时,中世纪剧作家通过使用象征、面具、隐喻、寓言等戏剧创作手段或构建喜剧性效果来体现或颠覆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183;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分析艾米莉&#183;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以自然物为创作对象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而深受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部分自然诗作品的解读 ,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景色诗和哲理诗以及其超验主义自然观和反超验主义自然观 ,揭示了女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