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 刘勰的《文心雕龙》,现在通行的说法是部文学理论著作,三十年代则称为“开吾国文学批评之先河”,意思差不多,都是指文学批评或文学论著。但它在古代属于集部中“诗文评”项下。按经、史、子、集的传统,应该是广义诗文评著,与今日之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概念并不完全相合。书目内容的性质同研究的方法关系极大。所以,为了深入地更好地研究这部“体大虑周”的著作,我以为先搞清楚刘勰此书中的文学观念的内容是必要的。刘勰的文学概念是广义的言文,这是没有问题的。其原因不只秦汉时没有很纯粹的文学  相似文献   
2.
在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可以区分为三 个各具特征的阶段,即:古代美学创始和发展阶 段,近代美学独立为专门科学的阶段,马克思主义 为美学开创新局面的阶段。 古代美学创始和发展阶段,它的创始期的上 限,学不分中外,地不论东西,都是人类进入第一 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的时期,所不同的只是西方古希 腊美学产生于奴隶制的盛世,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活 跃在奴隶制的末期。 美学在西方中世纪经历了一千多年,在中国的 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比西方更长的时期。在这 样漫长的历史行程中,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特别是 封建的保守性因素的影响,美学始终没有形…  相似文献   
3.
“聊斋”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蒲松龄“孤愤”解蒲松龄是我国十七世纪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封建文人。他后来能够成为作家,并非他的初衷。他象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未尝不想一举成名,走科举晋身之道,进入官僚  相似文献   
4.
十三世纪中叶以后,元代杂剧有如特异的奇葩,开放在中国北方的原野。辛勤地培育这种奇葩而又卓有成效的园丁就是关汉卿。元代杂剧和关汉卿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人们一提到元杂剧,就不能不联想到关汉卿,一谈到关汉卿,就不能不论及他在杂剧上的贡献。关汉卿以自己灿烂辉煌的剧作和坚持不懈的戏剧活动,赢得了应有的历史地位,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明代戏剧家贾仲名在为关汉卿写的輓词中,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正是从编剧、表演和戏剧组织活动三个方面肯定了关汉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说的话。二十六岁的青年马克思能够写出象《手稿》这样思想深邃的著作,应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这是一部关于经济学、哲学的手稿,但其中涉及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感的产生等重要美学问题,至今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时的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分化出来,又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在他的《手稿》里,不仅保留着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曾经使用过的某些概念,而且整个文风受到德国思辨哲学的影响,这就增加了阅读《手稿》的困难。因此,今天来学习《手稿》,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确切地体会马克思原话的意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原话的理解,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停留在一般的推论阶段,而要把马克思从人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还原到期实际中来,从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美的规律”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学和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性质有别。文章学本不应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只因中国历来重视文章作法,讲究修辞,把作文当作神圣的事业,甚至有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说法,所以,中国文章学的地位很高,几乎达到混淆文艺学和掩盖文艺学的地步。中国论文著作甚多,有的论诗之作,亦包括在论文范围之内。其中所论之文,多数是应用文、议论文,并非语言艺术作品之“文”,其性质应属文章学。中国文章学滥觞于先秦,成形于汉代,至《文心雕龙》集大成,此后历久不衰,绵延不断。近代研究古文作法的大宗是桐城派文章学。随着西学的传入、通俗文学的见重、科举制度的废除,桐城文章学虽曾兴盛一时,但已处于江河日下、难乎为继之势。中国讲究文章作法的风气由来己久,随着时势迁移,桐城文章学固然不能拘守不变,亦不能没有新的文章学取而代之。在戊戌变法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教育是一种对传统教育的被迫改革的教育.清朝政府改革教育的步伐与列强侵我中华在时间上是大体一致的.其目的是维护王朝的封建统治,中体西用是其核心思想.文艺理论教育是"西学"侵入的结果,从此有了从内容到形式都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文艺理论教育.其文艺思想有明显的从古代到现代的过渡性特征.正是这一点,给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的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中国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不可忽视中国小说创作的研究;而研究中国小说创作思想则不能不重视中国小说的序跋(包括弁语、凡例、后记等)。中国小说的序跋不仅仅是对一部作品的诠释和介绍,而且往往从更高的视点上对小说这种在千百万群众中流传的审美艺术形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可以这样说,中国小说的序跋是和中国的小说同步发展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是西方文艺理论原有课题,创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有课题。文中论述了现实主义多种涵义,肯定创作方法提出的理论意义。但认为对创作方法的界定尚不清晰,于是从不同方面论证创作方法的特质,因而与教科书的通常说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