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孙中山一生中惟一的一部译著.本文从孙中山翻译此书的动机、译著的性质与内容、译著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地位、对孙中山人生追求及思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孙中山翻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是机缘,也是巧合,偶然之中又有一定的必然性;译著是救护培训的教材,翻译本书,第一次将红十字救护知识系统引进中国;作为“华文的第一部关于红十字会的书籍”,孙中山译著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也产生深远影响;翻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可以说是孙中山对红十字博爱文化认知、认同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孙中山博爱思想不断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近代灾荒赈济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审视,认为尽管赈济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控制流民的生成,但近代中国在赈灾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还是应当肯定的,而其中的教训亦非毫无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几个断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了"专负军事救护之机构"的救护总队部,翻开了抗战救护的新的一页。本文以四次长沙会战救护、敌后战场的救援行动、中国远征军随军救护为中心,再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该会内部资料,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空间及内部组织结构变迁、与卫训总所的关系以及“内部风潮”的潜滋暗长对抗战救护事业的多元效应,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十字运动,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文章溯本求源,对红十字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在中国红十字的启蒙运动中,"二孙"即孙中山、孙淦,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和薛福成是清末著名的人口学家,他们针对当时人口暴涨、大量无业失业人口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提出了各自的"再就业"主张.本文切入人口学视角,认为龚自珍、薛福成人口"再就业"理念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颍州围城战役是捻军史上的重大战事.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对颍州之战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颍州之战的实际导演者为苗沛霖而非传统观点所说张乐行捻军或太平军;捻军以及太平军进攻颍州的决策,受着苗沛霖战略主导意识的影响;苗沛霖的向背是颍州围城战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攻捻战争中的刘铭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再现了刘铭传的剿捻生涯;透析刘铭传的攻捻理念(军事思想)为其他军事将领所不及,特别是他的“河防”方略,最终使捻军陷于失败;揭示攻捻战争中刘铭传与李鸿章、曾国藩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文章认为,刘铭传后来的升腾,基于攻捻战争中的“劳苦勋高”。  相似文献   
9.
万绳楠教授,字子伟,号韵曾,江西南昌人,1923年生,当代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史著名,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史学会理事。1946年,青年万绳楠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师从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治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打下  相似文献   
10.
史载:“赖文光本隶太平军,封遵王,太平军贩,始变而为捻。”(《安徽通志馆大事记稿》卷上)据此可知,赖文光是个跨太平天国和捻军两个时期的人物。但对捻军时期的赖文光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意见歧异,今就下列两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是赖文光加入捻军还是捻军加入太平军。对这个问题,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稿》(增订本)卷一《序论》中认为“‘蒙、亳之众(指捻军——引者)’的人数多于赖文光的部队,但组织的主体,组织的骨干却是赖文光的基本队伍,而最高的领导又是赖文光本人,所以我们说是‘蒙、亳之众’投入太平天国队伍”。窃以为,这与史实不符。实际上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赖文光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