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前,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一、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区域内的各种信息资源这项工作是建立图书馆网络的基础工作,没有这些基础工作,包括现代化设备的应用,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统计和科学的评估。打好物质基础,对整个区域内资源的质和量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综合的掌握,这对于发展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2.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图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3.及时补充新兴学科图书,使信息资源与时代接轨,满足广…  相似文献   
2.
论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引起了图书馆有识之士的重视与研究,提到日程上来了,对改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职业道德教育更不可忽视,我们应把它摆在首要地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它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性,协调其相互关系,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所在自己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论孔子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苏庆恭,汤国梁近几年,为编纂《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该书已于1994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我们阅读了不少研究孔子思想的论文和专著,发现学术界对孔子经济思想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少,。而且挖掘不深,同研究他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工作人员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他们还要增加一些新的。更高层次的技能。第一:图书馆人才应具备新信息和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信息和科技将在这个世纪里生根、开花、结果。它们将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成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从政时间总计不足十年,其余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即使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是同弟子们一起活动,一面向列国诸侯宣传政见,一面与弟子们研究学问。孔子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孔子热爱教育,相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以下只注篇名)“习”字从广义上讲就是教育。“习相远也”,是说人们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因熏陶习染不同,或者说因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很大。孔子虽然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他从未承认自己或别人是“生而知之者”。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认为自己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而是爱好历史文化,勤奋好学求得的。他把知识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孔子相信通过教育,一代会胜过一代,因而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后生”所以“可畏”是因为“后生”学习进步快,知  相似文献   
6.
<正> 施耐庵等在创作《水浒传》中,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思想的,往往与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儒教纲常相抵触。对此一点,过去研究者似注意不够。这里试作些分析,请方家指正。一所谓“伦理”,是一种道德意识,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以条理、规范,使人们的思想、言行符合一定的道理,遵守一定的准则。所谓伦理思想,就是关于人伦道德的观点和主张。伦理思想的产生、形成和演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土壤。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伦理思想是关系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7.
简谈《桃花扇》中的杨龙友汤国梁在孔尚任的历史剧《桃花扇》中,杨龙友这一人物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在戏剧结构中,他起着其他人物无法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杨龙友这一人物形象的评论存有不同意见。或以为他是一个八面玲珑、两边讨好的政治投机分子,或以为他是...  相似文献   
8.
王文彬同志在《延边大学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发表了《关予〈水浒传〉与“招安”的再认识》,明确提出了宋江受招安“有理“、平方腊“有功”的观点,实在新鲜!拜读之后,反复思考,又实在不敢苟同,现写出自己的拙见,愿与王文彬同志商榷,并求教于广大读者和学者。  相似文献   
9.
图书开架借阅是人们在新形势下对图书借阅规律一次深刻的认识.这种形式,在读者群庞大而复杂的图书馆,更需要早些实行.这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一、开架借阅是广大读者的需求.任何读者在借阅、查找图书资料时,都希望快速准确.而封闭式借阅方式,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不但浪费了读者许多时间,而且还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时代要求人们重信息、重知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紧迫感越来越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因此,只有实行开架借阅,才能从根本上清除人为设置在广大读者和图书之间的障碍,使读者阅读活…  相似文献   
10.
《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去年第五期上发表了韩立群同志的《关于小说<故乡>的几个问题》,对我很有启发,不过,关于《故乡》主题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我却不敢苟同。现把个人的看法提出来,希望能展开讨论,自己也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