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多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界对无效行政行为问题一直重视不够,以至于行政行为的无效问题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无效行政行为存在的理论依据出发,对无效行政行为的内涵、判断标准及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程序诸方面进行探讨,对尽快确立和完善我国无效行政行为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成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打造阳光政府、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当然,目前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河南矿业法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河南矿业法治的构想:一、建立以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为核心的地方矿业法规体系;二、强化执法力度,提高矿业执法水平;三、加速推进、系统进行矿业制度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律持有明显的消极抵触的心态,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律建设的进程。领导干部消极法律心态的文化成因主要有:一、传统文化是一种集权文化,它造就了君权至上的传统,使人们普遍“重权力,轻权利”。以至于以“权力信仰”取代了“法律信仰”;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圣贤”文化,是“法律治民不治官”和“轻程序”等诸多不良价值观念的思想源头;三、传统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是当今关系网盛行和“重情轻法”价值观念的历史渊源;四、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庸”文化,是当今社会“轻法贱讼”等“非讼”思想的文化根源。因此,依法治国必须彻底摈弃封建的法律文化,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冲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表现为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基础、法律结构、价值取向、哲学理念等方面的文化碰撞。通过对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深入认知和把握中西法律现象的异同及其深层结构的差异,可以从中找寻建构我国现代法律文化的有益营养,找寻更适合中国民众的法律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指导与行政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整体性变迁.与此相应,政府行政模式也经历着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具有柔性和灵活性特点的行政指导方式,标志着新的行政模式在新的体制下的产生,也意味着传统的行政模式应当适时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7.
论执法监督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严格执法,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在执法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很多,有的已相当严重。必须尽快建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严格执法的有效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冲突汪俊英法治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法律体系建构之初即与传统法律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而自始处于一种相互碰撞、相互消长的作用状态,这样的法律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中国"无讼"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在于古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及古代刑罚的残酷性和强调"教化为先"的"德治"传统,而其存在的物质基础便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与此相连的宗法家族制度."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根深蒂固,并且由于历史惯性力的作用,这种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