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1世纪的中国,还需要鲁迅吗?鲁迅是谁?这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又难以真正回答准确的问题.也一直缠绕着中国的知识界。鲁迅的“独异”和“自成品格”,鲁迅文化身份及其意义,被遗忘正是鲁迅自己的期望,为何还要问:21世纪,还需要鲁迅吗?问题的实质是与中国的历史、现实密切相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层面.来回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专著<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解读>的特点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清醒的当代意识;审慎的历史意识.这三者的结合,使该书较好地做到了历史性把握和当代性阐释的融会贯通,使一些本来复杂的历史和理沦问题,得到了既颇富思辨色彩又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还需要鲁迅吗?鲁迅是谁?这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又难以真正回答准确的问题,也一直缠绕着中国的知识界。鲁迅的“独异”和“自成品格”,鲁迅文化身份及其意义,被遗忘正是鲁迅自己的期望,为何还要问:21世纪,还需要鲁迅吗?问题的实质是与中国的历史、现实密切相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层面,来回应这些问题。课程教学当中渗透经典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日本时期的文言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救亡主张,在"人类之能"、"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进化"等概念系统中,系统地表达了以"立人"为动机的"个人"观念,其"个人"以超越性"精神"为内涵,以落实于生命力的"意力"为根基,这一"个人"观念有着进化论与德国主观主义哲学的显著影响,同时又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内在制约,使其"个人"想象是本然自足的。鲁迅将中国现代转型的问题意识深刻地推进到文明基础的"自我"——"个人"层面,形成一个深度视点,但是,本然自足的"个人"想象缺少超越性、普遍性的理性背景,不仅制约了其对西方资源背后理性主义传统的发现,也使其"立人"到"兴国"的设计存在难以解决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呐喊》中的生、死主题相呼应,生命的保存、延续与发展,成为鲁迅五四时期杂文(《坟》中的长篇杂文和《热风》中的随感录)的主题。对长者本位、女子节烈的家庭道德的重估,是为了还原幼者和弱者的人的平等权利,并进一步以生命的名义赋予幼者优先的地位;鲁迅的生物学还原交织着相当复杂的思想背景,老庄的自然主义和近代科学主义的嫁接,使达尔文进化论在他那里获得了对传统家庭道德的审判权,作为科学的达尔文进化论、尼采、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和以爱替恩的新道德阐释,虽然表面上共同参与了鲁迅幼者本位的自然进化观的建立,但来自不同理论渊源的阐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一致,由达尔文主义形成的利他道德和牺牲精神,与来自叔本华、尼采意志主义的以个人意力为本位的个人主义立场,充满着内在的紧张,其所谓中期思路的轰毁,当在其中找到起因。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鲁迅之于中国,无疑是一个显赫的存在,他在这个世纪只活了36年,但死后却以不以其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方式持续发生更加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随着中国社会的复杂转型,思想文化语境产生新的变局,在这一新语境中,  相似文献   
7.
<摩罗诗力说>作为鲁迅早期系列文言论文中的重要篇章,通过对"心声"-"新声"、"诗"和"诗力"等一系列关键观念的标举与阐发,在"精神"之后,又为以"立人"为核心的"第二维新之声"提出了一个"诗"--文学的契机,这些观念及其阐述理路,构成了鲁迅早期"个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鲁迅1907、1908年的五篇文言论文,在"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等观念系统中提出了其早期的"个人"思想。从文本表述中可以看到,鲁迅的"个人"言说一方面直接援引了来自"异域新宗"的西方思想,引人注目的是,他所征引的"个人"思想,都来自诸如施蒂纳、叔本华、尼采、果尔凯戈尔、易卜生等德国或德国文化圈的思想家,另一方面,他之转述所运用的语汇又大多取自周易、孔孟、老庄、佛教、陆王心学等传统符号资源。表象隐寓着深层的联系,深入鲁迅早期"个人"观念可以发现,正是传统思维结构的存在,决定了他对十九世纪末德国"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偏爱和吸取,通过中、德思想传统中文化"自我"的比较勘察,可以发现,青年鲁迅正是通过中国的"自我"接受了德国的"个人"。这一发现说明了:鲁迅反传统的"个人"观念的形成,却内在地受制于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一个思潮已被轻易抛弃,而对它的真正反省却还没有开始。人道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虽长期处于被压抑的思想地位,但在人文思想界,却是具有奇里斯玛(Charisma)效应和先验正确性的一个理论话语,也常成为国内人文思考的价值终点,现在,又被时下以解构为时尚的人文学界弃掷不谈。笔者认为对于人道主义,在服膺、呼吁、响应和解构之外,深入反思还远远不够。二十世纪中国对西方人道主义的接受,建立在想象性的自然人性论基础之上,而后者,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传统对人性的理解,从来都是自然一元论的,在中国思想的世界图式中,只存在一元的世俗秩序,人,本来就处于在世价值的中心。一元秩序的世界图式,使我们的人性解放之路,往往是直接诉诸个体感性,反抗"非人性"的在世普遍性,由于缺乏具有确定性的超越性价值资源,健全社会所必须的真正合理的人的普遍性建构终难形成。一元秩序观决定了中国人道主义思想的限度,从五四到八十年代,中国的人道主义言说都只能是到人为止,尤其是在文学评价标准和文学史观念上,"人",已经成为不可逾越、也可以不断回到的一个可以不加追问的名词。如果"人"只是一个想象性的预设,我们最终回到的还是约定俗成的对人的理解,无法生成真正摆脱非人存在的新资源,也无法拓展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人本身,固然就是人道主义诉求的价值目标,但人道主义的资源,却不能到人为止,到人为止,不能成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