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的体质健康应是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完善的身体形态,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结果与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对多种心理健康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旨在找到与发现一种适合于我国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心理健康测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机构投资者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防范风险的内在机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几年我国机构投资者逐渐增加,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关注也逐渐增加。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并对于如何促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长足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面对农村"三教"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尝试从"三教统筹"的思路出发,提出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的文学批评正面临种种诘难与怀疑,批评的品格发生了蜕变,批评的信誉也已降到了冰点。批评意识的缺席、批评中文学感受和文学体验的缺乏、批评精神的屈从和不确定性等都是当下文学批评滑坡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向全党提出了"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内涵,同时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西部多元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混血文化。西部散文所蕴含的混血文化因子体现在作家作品中,一方面是作家矛盾文化心理的纠结,另一方面又独显了西部散文特有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混血文化因子使西部散文作家葆有一种创作感觉的敏锐性与独特的视角,其作品呈现的是一种宏阔视野与纵深构筑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书写形成了一种"他者的镜像",在"他者"——汉民族文化的参照下,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书写中呈现出异域风情化与历史化的取向。在创作的具体内容方面,异域风情化既是汉族作家作为"他者"的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取向,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的映照;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书写传达出的是一种"他者"的观感和态度,无疑影响到了作品与历史对话的广度与深度。在创作的姿态与自我意识方面,汉族作家多以旁观者的姿态书写少数民族,并显示了相当一部分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文化表述中内在的自我意识。作为他者的言说,汉族作家只有承认自己是他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的立足点,客观地阐释他者认识到的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资助应彰显以人为本、公正平等、促进发展、主动担责的政府伦理主张,并通过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广泛的诚信系统、完善的法规制度等路径来实施、践行.  相似文献   
10.
汪娟 《社会科学家》2012,(2):129-132
"底层文学"自创作始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在众声喧哗下的"底层文学"的探讨中,关于如何界定"底层文学"、底层的表述身份问题成为其焦点问题。对底层文学进行症候式的分析,有两个方面的缺失不容忽视。第一,文学是有精神和灵魂的,而底层文学恰恰普遍存在一种缺失的文学精神价值,缺乏对正面精神价值的弘扬;第二,底层文学中超越现实生存的精神是缺席的,作家应当反映现实却又在精神层面上超越现实,不但能由现实达到揭露批判底层生活的缺陷和丑恶,而且能用审美理想观照和超越这种缺陷和丑恶,使读者达到反思和升华的境界。"底层"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引导底层这个群体还坚信人性的终极关怀和真善美的生活境界,底层文学才能焕发出极其强大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