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把唐代散文革新推向了高峰,因此他们在文学史上受到了高度评价,以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韩柳研究几乎成了唐代散文研究的同义语。尤其是韩愈,被宋人戴上了“起衰”“济溺”的桂冠,其他唐代古文家就更为他的盛名所掩。早在三十年代,李嘉言先生就曾指出这一点:“‘文起八代之衰’这个漂亮的名词,实不能让韩愈专美。唐之文章,在韩以前已有二变,陈子昂始脱恶习为第一变;元结以还,肖、李、独孤等又发扬光大之为第二变;及韩愈固已成熟,可谓第三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给高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机遇,同时,也是给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高师的发展和管理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经费等着上面拨,管理等着上级的红头文件,缺少发展活力,缺少管理生气.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师教育管理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中,高师教育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关键是看高师教育管理改革能否定出新路子.我们认为应该在动态管理与计划管理的结合上下功夫,改革以往陈旧,僵化的管理模式,创造出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应高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系统,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师范人才,为市场经济服务,争取高师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华卒年考     
李华,字遐叔,与萧颖士齐名,是唐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早期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新、旧《唐书》本传对其生平行迹记述疏略,新书错误尤多。有的错误,如以李观字元宾者为华从子,岑仲勉先生《唐集质疑》已辨其“为谰言无据”;有的仍以讹传讹,迄今未得订正。  相似文献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初唐诗人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其中“儿女”一词,最流行的说法是解为“青年男女”或“小儿女”,见于修订本《辞源》和大多数唐诗选本,无须举例。近年来有些同志否定了上述解释,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他们提出的新解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刘逸生同志在《唐诗小札》(重订本)中说;“追溯此词源头,还是以泛指感情脆弱的孩子较妥。”李文初同志在《释王勃诗中的“儿女”》(载《江汉论坛》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从中推断出一个结论:“儿女”一词,在古时除父母称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享盛名的杰作。它问世以来,一直誉满人口。明何良俊推为“古今长歌第一”(《四友斋丛说》)。清赵翼赞为“千古杰作”。赵翼还特别强调《长恨歌》在白居易诗作中的特殊地位,说:“盖其(指白居易)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辞,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瓯北诗话》)。白居易自己也把《长恨歌》看成得意之作。元和十年冬,在江州贬所时,他自编诗集为十五卷,在卷末题诗一首,一开头就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把《长恨歌》摆在压卷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韩愈“气盛则言宜”说在文学史上备受称引,影响很大。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人们的认识与评价颇不一致。旧时学者在“尊韩”风气笼罩下所作的种种阐释且不说,时贤论著的评价也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如有的说:“韩愈这里所谓的‘气’,主要指文气,即文章的气势,当然也包括作者的志气和精神毅力等在内。”有的说,韩愈这一说法,“把文气与文章的语言表现联系起来了,以为文章气势就是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而来。孟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