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20年前后,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了退潮的现象,由苏俄指导下的共产国际开始把注意力从西方转向东方。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在共产国际的“二大”上,列宁提出并制定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要在远东寻找同盟者,建立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以与西方相抗衡。维经斯基与马林来华,都负有这个使命。当时苏俄认为中国可以合作的人物是吴佩孚,不是孙中山。维经斯基来中国,无意中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始终被视为国民党的附庸。  相似文献   
2.
沈寂 《学术界》2006,(4):152-160
《新青年》创刊本是辅导青年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放眼世界,介绍各国学术思潮、以备攻错。但尊孔派在袁世凯倒台后,公然要求以孔教立为国教。陈独秀奋起反击,论证孔教不是宗教;孔子学说已不适现代生活;孔教不能定入宪法。  相似文献   
3.
沈寂 《人才瞭望》2010,(7):87-87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开始了治世大业。他封驯服七种野兽、大败蚩尤的马师皇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驯服六畜;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和采集治创良药的炎帝为医政官,管理医药和治疾;封理财有方的嫘祖为财政官,专管国家的经济和出纳;封屡立战功的力牧大将军为军政官;封联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为行政官。  相似文献   
4.
<正> 光复会在辛亥时期,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革命团体,更因其长期与同盟会闹畛域之见而著称于世。它的历史可分三期:蔡元培创建于上海为早期;徐锡麟、秋瑾领导时期为中期;徐、秋牺牲后,陶成章等重建于南洋,包括后来李燮和的光复军是后期。三个时期,各有自己的始末,与同盟会闹矛盾,并非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5.
<正> 孙中山在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即提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主张,并躬亲其事,奔走全国。他先从规划个别领域的建设到设计全国规模的方案,终于汇成篇幅浩瀚的《实业计划》。加上孙中山围绕设计、推行建设方案的论述,其实就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的设想。《实业计划》内容极为丰富,提出的政策与方针也颇积极、大胆,今天读来,依然饶有兴味。值此举国上下奋力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之际,重温孙中山的这个设想,则不无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着重就工业建设的角度,探索孙中山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寂 《学术界》2002,(4):255-264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陈独秀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要尊重历史 ,还是让陈独秀留在民间的好。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的早期革命活动并非始于反袁斗争,而是参加辛亥革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那段史迹久已湮没无闻。今欲鉤沉索隐,犹如人海捞针,已十分困难。文化大革命前,作者曾作过一些走访调查,征诸史籍记载,这里勉强整理了一个大体的轮廓,难免挂一漏万。讹误之处,定必很多,殷期知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8.
严复为安徽高等学堂的“礼聘”与“辞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复为安徽高等学堂的“礼聘”与“辞馆”沈寂1906年至1907年间,正值清政府仿行立宪,厉行新政。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任过监督(校长)。严复来安徽,是因他与安徽有深厚的关系。他在一年之后又匆匆离去,乃是安徽复杂的社会关系之反映。严复在皖的短暂期间,对...  相似文献   
9.
安徽新型高等教育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型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是被动的应急措施,旨在救亡图存。安徽的新型教育发端于维新变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洋务教育“囿于一材一艺”、“不明大体”。由此由“西艺”而及“西政”。1897年成立的求是学堂,是安徽第一所新型学堂,属大学预科,是安徽省新型教育的萌芽。这种新型教育从高等教育开始,而后普及中、小学,是不正常的逆势发展,它是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但它仍象征着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吴汝纶与严复译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复为了翻译西方名著,慕名向吴汝纶学习桐城古文。吴汝纶则为之介绍应读的传统基本古籍,及我国自魏晋以来的翻译经验。在1901年以前,严复所翻译的书稿,总是寄吴汝纶审读,今保存的有《天演论》原稿,吴为之拟定的篇名,多半为严复所采纳。严复翻译不按作者原意,而据当时中国社会改革的需要,是受了吴的影响,吴亦称严译是“忠愤所发”。吴汝纶认为严复是中西学兼通的难得人才,自己亦从中了解西方文化。吴、严都主张以古文传播新文化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