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不断嵌入到边缘地带,将孤立封闭的地方社会纳入外部社会体系之中,改造着传统的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现代性的承担者,民族教育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中心与边缘、经济与文化、同一与差异之间,面临着内在的矛盾.因而,需要在教育空间编织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关系,从国家、地方与个人三个层面推进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沈洪成 《社会》2005,40(2):168-203
基于对同一城区两个初中班级的跟踪调查,本文考察了中国家长参与的特征以及不同群体在适应上的差异。文章发现,通过资源激活、能力塑造和责任伦理,城区学校在新的教育情势下建构起有关家长参与的话语。家长参与在学校空间的公共事务上发育缓慢,在家庭空间的私人事务上却发展迅猛,不同群体之间差异较大。基于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行为的差异,不同群体的家长参与表现为:外来务工群体被唤起教育失败者的经验,采用被动应对的策略;城市普通工薪群体激发出难以胜任的经验,采用模仿依循的策略;中产群体则激活出教育成功者的经验,采用主动建构的策略。由此,家校之间成为阶层运作的重要场域空间。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庄子和屈原的美学爆发出理性时代的感性光辉,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在艺术意境上一为超旷空灵,一为缠绵悱恻,这开拓了中国美学的两种境界,并且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文化担待,一为洒脱,一为悲情。  相似文献   
4.
5.
科学民族志致力于客观描述遥远的他者,主客的分离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距离.现代性将散落在世界角落的文化卷入同一历史进程,并在与地方性的碰撞中创造出一个接触地带.当民族志转向这个接触地带时,民族志作者及其所置身的文化也将成为反思的对象.面对事实与建构、主位与客位、科学与艺术、中立与介入等二元对立状态,本文认为民族志研究应具有三重取向,即科学、反思与行动.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虚拟社区中的权力运作状态,认为网络权力呈现出多点交互碰撞的面貌,是一种扁平化的权力.而传统上民族国家是权力的储存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监控.文章最后指出,当民族国家介入虚拟社区并对其进行管制时,与虚拟社区中的权力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芒市傣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为个案,讨论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在傣族地区推进学校教育,往往存在学业失败的困扰和文化传承的困扰双重难题,双语教育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路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目标、教育形式与教学内容都具有鲜明的国家导向,使其难以适应地方文化的状况。因而,双语教育需要在工具与价值的双重取向上进行建构,以充分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意识三态是一种三维综合观,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视野,从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三种状态,对国家、地方(民族)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一种综合的分析。这一理论有助于重新理解现代性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也为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多元文化教育提供学理依据、实践思考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云南芒市傣族地区的乡村教师为例,从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角度,描述不同时期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阐释乡村教师身上的文化冲突。传统教师扎根于乡土社会,在地方上承担教化功能。现代学校教育使教师获得国家身份,进而被纳入国家体制中。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从乡土化教师、候鸟式教师向逃离型教师的转变。乡村教师逐渐脱离乡土社会,其国家身份上的单向度,使其难以有效编制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