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一个发明。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初期认为,资本主义灭亡之后,就将代之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经过认识的深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由于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因而不可能一步到位,还需要一个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马克思称它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现在,我们又提出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2.
关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的国家,能否大大缩短它必然要经过的资本主义阶段的行程,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1)的问题,恩格斯1894年写成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以下简称《跋》)作了最明确最系统的阐述,为我们正确地观察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跨越”的完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来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恩格斯在《跋》文中坚持认为…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洪成得邓小平同志在其文选第三卷中,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反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①而恰恰在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上,我们过去...  相似文献   
4.
《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由不自觉到自觉飞跃的标志,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为全党提供了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几十年来自觉坚持《反对本本主义》奠基的思想路线,创立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未有穷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未有穷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重要举措。这个新生事物从诞生之日始,既受到世人热切的关注,同时也难免使人产生一些疑虑,即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经济特区,能否有效防止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在发展社会主义经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消除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影响?特区经济发展了,是否要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存在这些疑虑,在经济特区创办的初期是毫不奇怪的,这也正是经济特区建设实践中应当明确回答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厦门经济特区创办15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6.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革命人民都应该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是文明、文明始于何时、迄今的文明史包括哪些基本阶段、社会主义文明同历史上的文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很一致。因此,探讨一下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阐明社会主义文明的特征及其实质,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完成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历来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作者认为,一个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事物的全部,事物本质本身也有多方面的特征,上述定义无疑已抓住了国家本质的一个最重要方面,但并没有指出它的全部内容,因此,无论在理论上  相似文献   
8.
在评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文章中,张奎良的《马克思晚年的困惑》(见1989年5月29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困惑》),可谓别具一格。这篇文章认为:由于马克思一生追求的革命在现实生活中都成为泡影,以前多次革命预言失灵了,于是马克思对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生了根本动摇,即所谓晚年的思想困惑。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涉及到如何评价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应当认真讨论。本文拟围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个中心,讲一讲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它的标志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闭幕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下简称“闭幕词”)的发表。这篇重要文献,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宣言书”。“闭幕词”的中心是,解放思想,反对“两个凡是”,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闭幕词”强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前后相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次伟大的革命斗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期间,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认识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