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兆标 《学术论坛》2012,35(4):18-23
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普遍性"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方法导引,但迄今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机理是"认同—悦纳—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借助文化民生进行通俗解释和形象包装,在娱民、育民、裕民中寓民,润物无声地融入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先河,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江泽民第一个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而"科学发展观"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名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内涵,展现了当今时代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表明了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政治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社会跨越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和东方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毛泽东传承、实践并拓展、创新了这一理论,开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弯道超越的先河,开创了和平跨入社会主义的伟大壮举,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但探索中也存在重视制度跨越轻视生产力跨越,重视质的飞跃轻视量的积累等局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