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祖堂集》中的助词“许”可以处于两种不同的限定性结构,其不同在于二者语法位置前后互补。两种结构均表极小数量意义,具备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2.
含程度副词"好"的"好AP"句在近代汉语阶段通用于南北方言,从清末开始才在粤语区形成使用优势;程度副词"好"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是由形容词"好"在语言明晰原则的驱动下,经过动因竞争、类推和重新分析语法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中古译经“V (O) 来 时量短语”格式中的时间方位词“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语法化为助词,之后被动态助词“了”替代。至迟在元代,现代汉语“V 了 时量短语”格式最终形成;相应地现代汉语“V 了 时量短语 O”格式也在元代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
《祖堂集》中大量出现的人称代词准前缀“是”,在此后具有南方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中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历时链条,直至今天的吴语中仍有所保留。因此近代汉语准前缀“是”属南方方言成分,可应用于鉴别近代汉语白话文献的方言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