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满建 《兰州学刊》2014,(3):200-202
施蛰存的心理小说以现代心理科学为基础,对性欲心理、性变态心理、怪诞心理、女性心理等复杂多元的心理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从而拓宽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展示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精神空间。施蜇存的探索,对中国小说现代性的确立,对人们认知自身的精神世界,对心理小说创作本身,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以时尚为基本编辑策略。在整体话语建构上,它兼具画报和文学刊物之长,通过把文学作品与图片并置,为文学作品搭配插图、为图片搭配文学性说明文字等方式,图文并茂地传播信息,使图像和文字之间相互指涉,相互阐发,相互补充,生成了深层的意义空间,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时尚话语,立体地呈现了上海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3.
予且的早期散文较多地刊载在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上。这些散文在内容上以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认同市民价值观念,重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在艺术上以丰富的日常知识作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小智慧加以调适,在肆意放谈中呈现出浓郁的市民趣味。这种趣味性呼应了《良友》画报的编辑宗旨,与画报的日常生活图景相互映照,满足了庞大的市民群体的文化消费需要,对海派文学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海派作家曾今可的小说展现了魅诱的现代都市景观及都市男女对爱的憧憬、沉醉和幻灭,还有商业都市中的市民众生相。他以诗人的气质、知识分子的趣味来观察世界,形成了平淡而雅致轻灵的审美风格,具有浓厚的海派文人笔墨趣味。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的特殊语境下,《天地》杂志适应上海市民的文化消费需要,所刊登的散文关注饮食男女等主题,发掘日常生活意义,肯定日常生活价值,并通过引用、拼贴、陌生化、庄谐并出、雅俗对照等方式对日常生活进行表现,营造出奇特有趣的话语风格,形成了特殊语境下现代都市的独特话语。  相似文献   
7.
在2O世纪4O年代沦陷区的特殊语境下,《天地》杂志适应上海市民的文化消费需要,所刊登的散文关注饮食男女等主题,发掘日常生活意义,肯定日常生活价值,并通过引用、拼贴、陌生化、庄谐并出、雅俗对照等方式对日常生活进行表现,营造出奇特有趣的话语风格,形成了特殊语境下现代都市的独特话语。  相似文献   
8.
满建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67-69,73
方鸿渐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混血儿。中国传统文化在赋予他人性中正直、善良一面的同时,也窒息了他的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他的懦弱无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暂游离并未使他获得真正的西方文化人格,反而使他丧失了原来的文化立场,他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人格产生了分裂,因而他无法突破精神的围城,摆脱人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