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育是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人类社会所以能延续,由野蛮到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类把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经验代代相传。人类对后代的要求,不仅是种属的蕃衍,而且要求他们把前辈对世界的认识结果与改造世界的本领接受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教育,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为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技能,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实现的。简单地说: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养人为社会服务。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育区别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去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这个题词是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它为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下面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有人认为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开始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教育要“三个面向”,就是面向“信息社会”,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电脑。这只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不全面、不确切。“三个面向”的核心问题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两个文明建设。这是由教育与政  相似文献   
3.
所谓“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①我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与《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已四五年了,这几年中在普及与提高小学与初中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那些要求?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对教育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验,但收效并不理想,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缺乏整体观念,没有总体设计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整体着眼进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不能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文仅就方法论的一个侧面谈一些看法,可能是片面的,但目的只是想改变一下目前教育实验研究不适应教育改革的状况,以提高教育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验研究的效率,以促进普通教育的改革。学生是个整体从整体着眼研究普通教育的改革要把教育的对象——学生看成是个整体,这有三层意  相似文献   
5.
一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阶级的出现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教育与生产劳动也分离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说成是天下之“通义”。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要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特别是消灭了剥削,消灭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对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将成为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儿童从小就通过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是一次飞跃。我们知道,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是基础,普及义务教育是本中之“本”。一、普及义务教育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