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藻海无边》是简.里斯为《简.爱》里面罗切斯特的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妻子所写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对各种死亡的描写,有人或动物的形形色色的死亡,也有人物精神的崩溃,也就是疯癫———就是已经到场的死亡,以及最后女主人公必然的死亡。在这一系列死亡的意象背后表现的是一个阶级的没落和帝国主义强势话语下一个女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
奈保尔的小说《半生》描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性别关系错位;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被消解,而在这个大环境下生存的主人公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通过故事,奈保尔重构了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下第三世界的人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一部悲剧小说。作者作为帝国的成员在小说中仍有意无意流露出惯有的帝国思想。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剖析这部小说,可以发现其中潜在的关于帝国的种种事实,为小说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后现代的元小说。作者通过复制维多利亚时代的风俗习惯,行为着装,讲述了一个颇似传统但实际上现代感很强的故事。而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着装的描写显示了作者对人物的认同与否,服装同时也成为了个人解放的标志。对于着装的理解将更有助于读者掌握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书中人物的性格心理及个人解放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汤亭亭的小说《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将族裔身体的表征编织进了小说的后现代叙事中。在惠特曼·阿新打算创作一部戏剧到戏剧最后上演的线性发展过程中,“种族自憎”与“种族自爱”的情感模式共时存在。“种族自憎”表达了对族群社群的摒弃,而“种族自爱”表达了作者希望建构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平等的多族裔社群的理想。但是“种族自憎”和“种族自爱”之间显而易见的对立构成了悖谬。而通过思考其悖谬之处可见,汤亭亭在强调肤色差异性的基础上所倡导的多族裔共存的理想是一种“新种族主义”,它无助于华裔顺利归化进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出现颠覆并重构了传统的男女关系、主仆关系、结婚还是单身的关系,同时,萨拉所表现出的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为此做出的奋斗及结果,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即 20世纪60年代相呼应。通过对萨拉这一形象的再解读,便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所蕴涵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英语作品《洛丽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阿娜贝尔.李》的戏仿。作者先重构了一个场景,在后来的叙述中又将这场景一一颠覆。作为场景中的经典元素水、偷窥和爱情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水是非理性的象征,而偷窥则抑制着非理性,使其回归理性,作者通过这个另类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怅惘。  相似文献   
8.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主角萨拉形象的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 ,也被称为后现代的元小说。书中作者描述了萨拉这位神秘的女性 ,她的身上体现出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她的出现颠覆并重构了传统的男性女性关系、主人仆人关系。同时 ,萨拉所表现出的对自由的渴望 ,以及为此做出的奋斗及结果 ,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呼应。  相似文献   
9.
10.
在对蓝图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需提高对蓝图档案的保护力度,一方面保护我国丰富的资料资源;另一方面促进我国资料资源的积累,本文通过对蓝图档案的利用和管理进行研究,探讨一下此过程中对其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