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张颖  潘敬国 《国际论坛》2011,(6):12-16,77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西方国家采取了"不急于建交"的政策。在"一边倒",的前提下,新中国决心"另起炉灶",而美国则坚持要求新中国继续"履行其国际义务"。中英关系同样遇到这个问题,但是,英国"门内留一只脚"的政策使其与新中国存在着发展关系的可能性。由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既定的外交方针,中英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实现建交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成为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时局转换的关键,它促成了国民党改变政策,停止内战,容纳各党各派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的解决过程中,以宋庆龄、冯玉祥、李济深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捐弃前嫌,积极要求和平解决。他们联络各方,稳定了局面。同时,国民党民主派还反对主战派武力讨伐西安,支持宋美龄等飞赴西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约翰逊政府时期 ,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有意疏远台湾 ,美台之间结束了“蜜月期”。美国不顾台湾的反对 ,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支持研究委员会决议 ;同时停止了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 ,并大幅度削减了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此外 ,约翰逊政府最终搁置了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美国对台湾政策的一系列调整预示着美中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颖  潘敬国 《国际论坛》2013,(2):55-60,8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方针。本文试图通过对一段时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从一个侧面分析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迪政府时期,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美国政府对出口管制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使出口管制政策更加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努力协调了与西方盟国的关系,以提高出口管制的有效性;同时对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区别对待,以期实现其拉拢、分化的目的。这一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利用了中苏分歧,离间了苏东国家的关系,使美国在冷战格局中保持了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