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国的写作活动,如果从在甲骨上刻写卜辞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果就《尚书》、《诗经》等具有较完备的文体形态的写作来看,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诗歌、散文的早期繁荣,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主要标志,是灿烂的华夏文化结出的智慧之果。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就已经惊异于人类的这一伟大创造,注意到写作活动的重要性,并对其有了最初的心考。尽管他们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对写作现象直观、零散的感觉上,还未能建构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这涓涓细流,  相似文献   
2.
想象的机制:人与世界的对话和融通 以为只有文学创作才需想象,习惯于从文学作品中需要虚构和加工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想象,把它看作是文学的特性,这是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所有证据都表明孩子的想象力在严重流失,学历越高,想象力越低;大多数成人的想象力都极为贫乏.在北京举行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幻文学"研讨会上,放映了香港的一次以幻想未来为主题的小学生绘画大赛的一等奖作品,在座专家大失所望,他们都觉得类似这样的作品在几十年前就早已出现.  相似文献   
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晦菴,我国南宋时期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教学活动长达半个世纪.朱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方面,尤其在阅读教学上有大量的论述,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被视为经典.但是,由于朱熹的教育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反科举"、重德行及"重读轻写"的倾向,与当时世风格格不入,以至他的有关写作的论述,较少受到历代学人的关注.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既作为  相似文献   
5.
写作人格论     
写作史上写作人格与表现本文相对立、相分裂的状况,既伤害了读者,也是作者的“自我作践”。写作真人格应求真立诚,把心交给读者;要修身养气,超越功利境界,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为此,应对三个方面有所体认:写作是人的存在性选择;写作显示了人的生命意志和本质需求;作者应张扬写作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撩开封闭的帷幕,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世界性的知识爆炸所震惊,而匆忙致力于知识更新,积极倡导终身教育,人们开始对传统的治学、致思方法进行了调整,迫使自身的知识型构架向智能型构架,锁闭式思维向开放式思维转化,谋求顺应新的环境。——在迎接现实的这一批挑战中,教育,  相似文献   
7.
写作存在三种基本的认知形式:(1)记忆的情意化和语词编码;(2)构思的目标分解和消除差别;(3)表现的读者假设和断言转换。它们共处于写作认知的总体结构中,互相依存,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