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一股"新民族主义"思潮,它不断地推动着日本的政策走向右倾.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四点独特的日本文化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长期的泡沫经济、日趋右倾的政党政治、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抑制其泛滥,警防日本偏离"和平与发展"的航向,向前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2.
近代史上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一误再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中国内在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传统政治经济结构的制约、"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心态的阻抗、现代化主导者保守性决策的阻滞等,也有外来的影响即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我们不能只强调其中的内在因素也不能片面夸大外来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认识根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一股“新民族主义”思潮,它鼓吹民族优越论、美化侵略战争、追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修改和平宪法,并不断地推动着日本的政策走向右倾,危害着亚太地区的安全。究其产生原因不外乎四点:独特的日本文化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长期的泡沫经济、日趋右倾的政党政治、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抑制其泛滥,警防日本偏离“和平与发展”的航向,向前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分别从学校重智轻德、学校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管理、教师师德等因素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学校教育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社会生成了“新民族主义” ,“新民族主义”思潮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与旧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 ,但在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这个本质上与旧的民族主义并无区别。日本“新民族主义”实质是一股极右思潮 ,它对日本政治右倾化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警防日本政府再次把亚洲各国拖进战争的深渊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个体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客观认识初中生思想道德的性别差异,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调查研究表明,初中生思想道德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思想道德得分普遍高于男生。据此,教育建议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尊重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孝梅 《学术论坛》2005,(6):182-185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一,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勇于防范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第二,家长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人文环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家教水平;第三,学校要重视德育,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师德培育机制;第四,社会各组织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强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创造一个"绿色"文化空间,强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马来亚殖民经济中的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往往把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归结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这显然是荒谬的。笔者认为,殖民地时期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应主要归功于马来亚华人。华人的贡献有三:奠定了马来亚农业、橡胶种植业和锡矿业的基础;与欧洲人展开竞争,为马来亚积累了民族资本;创建了马来亚的加工业和航运业。对马来亚殖民开发中华人作用的探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正确认识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和促进我国与该地区诸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研究通过对广西中小学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基本情况及其积极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级高校德育政策,可知高校德育目标经历了从片面强调国家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目的到强调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要,再到强调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多方面需求的以人为本目的的转变,藉此可以获得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时代诉求的合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