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官制度,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国家审计体制法治化、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路径。进行《审计官法》立法,有助于将审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使用、培养、教育纳入法治轨道,使之有法可依,更好促使审计人员依法履职,进一步深入推动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国内关于《审计官法》立法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通过科学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官法》的核心要件和制度框架,明确了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人员选任、法定职责、职业权利、职业义务、级别设置与晋升安排、培训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学科支持制度等的主要内容,率先进行了制度设计和立法探索,以期给未来的立法和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和文本借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改革目标,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为进一步研究推进贯通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的合理、可行做法,在评估近年来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特征,阐述国家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的耦合性,探索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监督体系下的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发展模式。当前,贯通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的可能模式是:基于国家治理的整体视角,构建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动机制,将党内巡视(巡察)定性为政治责任审计,并与经济监督的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在联动机制下,坚持经济审计与政治审计相统一,二者相互协调、同步运行、紧密嵌合。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是一个内生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信息反馈系统,其职能是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状态情况与治理效果的信息反馈,对治理体系的稳态作出评价;其通过多种形式的反馈载体,将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效果的偏离情况作出稳态评价并向治理者报告,提出非强制性的纠偏反馈审计意见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抗扰反馈审计建议。国家审计反馈系统的要素包括反馈过程、反馈对象、反馈方式、反馈时限、反馈内容等,其主要特征为不具有行政强制权力,不代替行政管理、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权限,国家审计主体与落实责任主体相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