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1.
命题的提出在本世纪初的七八年中,年轻的鲁迅抱着以文艺改革人们精神的勃勃雄心,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文章中,鲁迅阐述了自己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的诸多独到见解,初步形成了他科学、文学启蒙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近年来,不少论者对鲁迅这些早期论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不揣浅陋,仅就《科学史教篇》一文所引发的思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江西剧作家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剧作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在主题锤炼、品位提升和艺术处理上所达到的成就并不一致,也存在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典名剧《西厢记》从古到今,出现了诸多版本。“董西厢”是第一部彻底改变《会真记》主题命运的文学作品,“王西厢”则将“西厢”故事推上古代文学艺术巅峰,而“石西厢”的成功在于继承和发扬了董、王《西厢记》具有的、而我国戏曲史上较少自觉到的戏剧意识,完善了我国戏曲从抒情诗向现代戏剧的转变。从《会真记》到“董西厢”到“王西厢”再到“石西厢”的发展演变过程,是“西厢”故事从传奇逐步过渡到戏曲的过程,是我国戏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我国戏曲文学的戏剧意识从自发到自觉、逐渐被唤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限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解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比较其制度与我国现行制度的区别,阐明“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意识流文学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在传入我国之后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学相结合,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鲁迅、郭沫若等对意识流理论与技巧的关注与尝试,新感觉派小说对意识流手法、技巧的采纳与运用,新时期小说对意识流理论、观念与技巧全方位的借鉴与扬弃。  相似文献   
6.
<子夜>在集中反映复杂尖锐的经济政治斗争的同时,也大量涉及到性爱、婚姻、道德方面的生活,但描写这些的主要目的并非对此进行道德审视与道德批判,而是着重揭示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对人们伦理观念与道德选择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伦理冲突与嬗变;其次,<子夜>在描写人们爱情、婚姻、家庭伦理观念的嬗变时,并不注重追踪这种嬗变的历史过程,而是着意描述其当下状态;其三,<子夜>选择了一个超越于艺术对象之上俯察一切的视角,采取了一种客观描述的态度,作者只是在冷静地分析、考察和表现这一切,并不带个人情感的爱憎和好恶.  相似文献   
7.
石凌鹤建国后共作剧22部,其中绝大多数是赣剧、采茶剧。这些剧作题材富于传奇色彩,情节曲折而有波澜,抒情意味浓郁,曲辞优美而通俗,具有健康的思想主题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石凌鹤的创作为挽救濒于灭亡的古老声腔,为整理、发掘优秀传统剧目,为促进江西地方戏曲的繁荣,使赣剧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是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等等10部长篇小说。这些长篇小说题材广泛,时空交错跨度极大,在表现人性本真、营造史诗格调、构建隐形结构、语言表达的从容与幽默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创新特征。随着严歌苓中西视域的融合以及阅历的积淀,她的长篇小说创作已超越了"大气",日益走向厚重与丰腴。  相似文献   
9.
《故事新编》是鲁迅晚年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又一伟大文学作品。《故事新编》所营造的极度错裂与充满冲突的空间形态,是作为启蒙者的鲁迅对其个体生命在社会存在状况体认的结果。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故事新编》在审美精神上具有荒诞与冷硬、沉郁的特点,而它的人物塑造也显示与一般历史小说完全不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曹禺在早期戏剧创作中深感当下人的原始生命力被压抑、扭曲,于是热情地讴歌、追求它;同时,他又为原始生命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的巨大破坏而惧怕.既爱于此、又痛于此,形成了曹禺情感中难以解开的"结".这使他要为"原始生命力"寻找一个支点,即最合理的生存环境,让它既能像"雷雨"一样勃发,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恐惧.只有"力量",没有"恐惧",这是他早期创作的精神追求.从他早期的几部剧作中,能清楚地找到作家的精神追求轨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