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解析话剧《窗外有片红树林》剧本的基础上 ,提出“对他人的关爱”的世纪性主题 ,强调“红树林”的象征意义 ,追求演出二度创作的文化意蕴 ,调动视觉与演员表演等舞台手段 ,实现演出的“最高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为导演话剧《我爱莫扎特》所作的导演阐述(该剧参加’95广东国际艺术节获导演一等奖)。作者先对剧本的叙述结构、心理结构、哲理结构与形象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排演该剧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演员表演等方面的处理构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论述导演《情结》时所确定的特定座标及所作的艺本处理的同时,力图探究某些防止现代戏剧滑坡的有效措施。其中包括:注意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艺术家要克服“遵命文学”的心理障碍;严格按照艺术规律处理主旋律;大胆运用具有时代感的舞台语言。  相似文献   
4.
自深圳大学1985年创办公共关系专业以来,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相继开设公共关系课程。我们有责任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结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涵盖面极为宽泛的边缘学科,因此要理顺各交叉学科与公共关系学本体的依存关系——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作为新兴学科的公共关系学,其学科体系的日渐完善有赖于各交叉学科向公共关系学本体的嬗变——针对我国国情,建立公共关系专业教学专科与本科一条龙的学制体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翔实嵬集深圳戏剧演出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深圳实验戏剧形成的内外部原因、在深圳戏剧现状中的地位与特质、在国内乃至世界华文戏剧圈的影响,并阐述实验戏剧在健全的都市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