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在民事诉讼中,关于程序运行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存在着"当事人进行主义"与"职权进行主义"的划分.针对传统分类的缺陷,加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已成为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调整法院与当事人作用分担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协同进行主义的引进有助于修正因过于弱化法院职权所引发的法院实体性诉讼指挥权的缺失,明确当事人在程序运行中的权能与责任.在制度建构层面,协同进行主义需通过强化法院的释明义务与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保障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变动不居的涉农政策常常与滞后的法律相冲突,这不仅加剧了涉农群体性纠纷的复杂性,也使得纠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形态,通常可分为政策规范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法律规范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以及政策规范与法律规范交汇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通过对每一种类型选取的实例分析表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对涉农群体性纠纷的前提条件是解决纠纷的规范必须明确、具体。只有这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介入具体的纠纷才可能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3.
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开庭审理前的一个重要诉讼阶段。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两种模式——美国审前准备程序与德国审前准备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审前准备程序的主导者不同 ;收集证据的手段与范围不同 ;审前准备程序的结果对开庭审理的拘束力不同。两种模式各有优势 ,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应借鉴两种模式的优势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4.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人民法院民事司法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却未引起民事诉讼法学界的关注.笼统地说“调解优先”并不科学,应从案件性质、发生地域、诉讼程序和法院审级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容易导致对不顾当事人意愿强制调解的担心,必须采用以当事人对席的方式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依照预测的判决提出等有效的程序保障手段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该规定表明,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律师提前介入诉...  相似文献   
6.
法律诊所教育:价值诉求与本土化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诊所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它在中国高校的实践,对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我国在借鉴法律诊所教育模式,追求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同时,还应注重考虑其本土化的问题,将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进行,通过正确处理诊所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的关系,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外来模式与本土模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7.
诉讼上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诉讼上和解的规定过于原则,影响了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作用的发挥。当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将诉讼上和解与撤诉、法院调解相混淆,这既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当事人造成讼累,给人民法院增加了工作负担,使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的和解只要符合和解的四大要件,并经受诉法院及审判人员确认,就要赋予和解协议以确定判决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撤诉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活动,撤诉制度也是各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必设的一种制度。通过对中日两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民事诉讼的撤诉制度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从而完善我国的撤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事再审之诉的构成要件——以再审诉权为视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以审判监督权为理念而构建的民事再审程序是造成司法实务申诉难与申诉不断的体制性因素,必须以再审诉权原理对之加以改造。基于再审诉权的要求,应扩大再审之诉客体的范围;赋予与再审裁判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明晰再审案件的管辖法院,并对当事人申请再审设定不变期间与最长期间的双重时限。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熊跃敏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作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价值观处于基础层次,它影响着人们政治观、道德观等观念的形成,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