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5篇
综合类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赋》的主要贡献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文赋》在历史上,长期被视为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罪魁祸首,不仅认为它“重六朝之弊”,“失诗人之旨”,且六朝文风“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这就罪莫大焉了。近二三十年来,对《文赋》的评论虽还存在一些分歧,总的来看,肯定的渐多了。但肯定它什么呢?一篇“巧而碎乱”的《文赋》,涉及问题相当广泛,如果我们也作“巧而碎乱”之评,即使逐一肯定其所谓创作修养、想象构思、修辞技巧、文质并重、辨析文体、重视独创,以及兴会感应等,仍是价值有限,也未必能使人信服它确非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始作俑者。所以,到底怎样评价《文赋》,有必要研讨其主要贡献何在。  相似文献   
2.
三、言与情的关系刘勰对辞赋中的某些形貌描写,是持反对态度的。如《物色》篇评“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等。这类描写,无论是“循环相因”,或者罗列辞藻,都有悖于“体物写志”的艺术规律。任何文学创作,写物图貌都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即使以表现形貌为主的绘画,亦无不如此。这样看来,从“诗言志”、“言为心声”到“体物写志”,共  相似文献   
3.
刘勰“原道”论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毕万忱、李淼同志从一九七九年发表第一篇《试论刘勰文源于道的思想》,到一九八三年底,就集成十余万言的《文心雕龙论稿》。集成之后,以嘱为序,有幸成为此书的第一名读者,我自己是感到收益不小的。常感龙学发展到今天,很须要有新的方法、新的路子、新的突破。《论稿》虽不能说已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他们所论及的一些问题,就个人浅见,还不能说都已解决得很圆满、很理想了,如“文源于道”的提法,《辨骚》篇的“四异”都是对屈原浪漫主义特色的“充分肯定”等论点,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 出现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上,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杰作。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文心雕龙》的部分内容便流传海外。公元一七三一年,日本出版了冈白驹校正的《文心雕龙》句读本,这是国外出版的第一个《文心雕龙》版本。十九世纪以后,国外不仅出版过多种《文心雕龙》的原本和译本,供研究《文心雕龙》的“通检”和“索引”也不断出现了。这说明,《文心雕龙》在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正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国文学研究者所注目。  相似文献   
5.
<正> “征圣”、“宗经”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其所征之“圣”为儒家圣人,所宗之“经”是儒家的五经,这是很明确的。既如此,它和不属儒家之道的“原道”观,怎样构成一个文学观的整体呢?主张“征圣”、“宗经”,是否要求文学作品应当宣扬儒家思想呢?评论文学有何“征圣”、“宗经”的必要呢?这些问题,虽过去还未展开具体的讨论,但在许多论著中,是存在着相当歧异的认识的。这既影响及对刘勰“原道”论的理解,更有碍对刘勰整个文学思想的认识。本文即试图对此做点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陸侃如传略     
一九七九年十月,在昆明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杨明照先生讲到陆侃如先生的一段海外趣闻:一九三五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陆侃如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何不言西北?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杨先生谓此问答,可入“新世说”。非此五字相答,不能成其妙。作为艺术描写,或  相似文献   
7.
<正> 在刘勰的时代,还不可能形成“民间文学”的观念;《文心雕龙》中也没有论民间文学的专篇,但在《明诗》、《乐府》、《颂赞》、《谐隐》、《诸子》、《书记》、《时序》等篇中,都有一些论述。民间文学既非一种文体,分论于各有关篇内是自然的。其中论及神话、民歌、民谣、谚语、谜语和笑话等,内容相当广泛。刘勰不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而分体合论,本来是对的,之所以要对此作集中考察,主要是便于了解刘勰对人民群众创作的认  相似文献   
8.
公元一八四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世家豪族的封建割据势力,粉碎了从西汉末以来二百多年间儒家路线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迎来了法家路线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获得重大胜利的三国时期。在这时期出现的众多法家人物中,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较杰出的文学家。史称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作为诗人的曹操,其诗歌创作和他的法家路线是不能无关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曹操尊法反儒的政治路线,必然要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来。  相似文献   
9.
《梁书·刘勰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晋书·地理志下》以东莞郡置于太康元年,《宋书·州郡志一》则谓:“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据《晋书·宣五王传》:“武帝践阼,封(司马(亻由))东莞郡王,邑万六百户。始置二卿,特诏诸王自选令长。”②当以《宋书》所说为是。莒,今山东莒县,原为春秋时莒子国,汉置县。  相似文献   
10.
六、宣扬理学和反理学的斗争程朱之后,儒学让位给理学,这是一个重大变化。程朱以后七百年间的封建思想,基本上是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随着这一变化,文与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宣扬理学和反对理学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