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是重要的哲学概念,知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知识问题”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大不相同的,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知识”(或“真理”)与“意见”作了区分后,在知识问题上强调的主要是规定性,所以要努力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以回答“知识是什么”这一方式展开知识论或认识论研究,从占至今形成了不少独特的知识观。1、古代神秘主义的知识观古希腊哲学家象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都认为,只有认识了真正的存在,而不是变动不居的事物才能得到真理——知识。所以,以感官为准绳,承认感觉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观点肯定是错误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来,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每一次危机和发展,都爆发了关于"经济学是否应该成为科学的"、"经济学能否成为科学的"、"经济学是否已经成为科学的"这样三个相关命题的经济哲学大论战。令人遗憾的是,包括70年代因经济"滞胀"而爆发于主流经济学内外的,爆发于各经济学流派之间的大论战,对上述三个命题迄今没有获得一致的认识。这些分歧虽然有概念问题造成的,但根本上还是经验问题造成的,这在经济学说史中历来如此。诸如当初边际主义者批评劳动价值说有概念问题,即: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该商品的价值呢,还是以能被交换到的商…  相似文献   
3.
整个20世纪,西方学术界没有能给出“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的公认答案,而且所给出的关于经济学知识的理论性质的正面回答,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派:先验分析派与后验综合派。值得注意的是,两派之间的争论虽历经数十年并且几度形成高潮,但争论的双方几乎无人改变自己的观点,争论的具体问题也往往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一两种经济学知识观之间的对立关系类同于近代认识论研究中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对立关系,亦即对立首先发生在对知识基础的理解上,发生在对作为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假定性质的不同理解上。对基本假定持先验观的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方经济哲学在本世纪的发展作了回顾。西方经济哲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经济学的性质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如何改变经济学家的作用,扭转经济学界的现状,是当前经济哲学研究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常识与当代哲学的分化从古希腊以来,在哲学知识世界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体系丛生、流派纷呈。它既不同于常识世界一盘散沙的情形,又不同于科学知识世界的大一统状况。当代西方哲学则更是把这一特征推向了极端。正如西德哲学家W·施太格缪勒所言:第一,在以往的哲学中虽然有繁杂的流派,但它们的哲学研究都将各种极其不同的任务结合于一身,诸如关于认识的学问以及对各门科学的基础和成果的分析;关于世界本源的探讨以及宗教信仰的理性基础和伦理学的职能等等。各种不同的哲学至多也只是侧重面有所不同罢了。但是在今天这些不同性质的哲学职能越来越独立了,哲学的职能分化了。与此相应的第二个特征是,不同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哲学研究领域中,对西方科学哲学的介绍,研究比较活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一些同志似乎觉得西方科学哲学是真正科学的哲学,其他哲学只是“作为假说”才对发展科学有利的。他们不知道名谓“科学哲学”,也有非科学性、反科学性。实际上,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处在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哲学考察,批驳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当前“经济学危机”的种种解释,简略剖析了他们为治疗经济学疾患所开列的种种处方,同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从而也问接显示出:开展经济哲学研究,对于认识和运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  相似文献   
8.
虽然整个西方科学哲学流派在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科学知识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知识,是由于获取它的方法所决定的,或者说获取知识的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知识的科学性。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在科学观上的对立,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在科学方法论的对立上,逻辑主义者之所以认为可以有一个永恒的科学模式,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唯一的科学方法,这就是知识的经验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波普尔(K.Popper)也是主张科学方法的唯一性的,所不同的是,波普尔是以证伪原则替代遇到困难的证实原则的。  相似文献   
9.
自从量子力学表明我们无法按照因果决定论的要求来描述微观现象之后,浑沌学或复杂大系统理论又明确提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内禀随机特征。然而,如果把自然界本身的这种非确定性与由人的行为构建成的社会经济系统相比,恐怕就算不得什么了。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把握经济运行的周期,可说是绞尽了脑汁,然而对于股票、证券市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会波动!并且在股票选择上唯一可以给出的理论是“投镖板理论”。对于商业周期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理论”,并且已经有各式各样的宏观经济模型;然而究其实质,我们依据理论和模型进行的预…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争论的追踪以及对市场机制本身的哲学剖析 ,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在于作为特定市场基础的“一般市场”的中立性和工具性。作者认为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 ,没有以“一般市场”的中立性和工具性为立论基础 ,从而使得所给出的模式带有机械组装性 ,使得欲实现的效率目标和平等目标存在着冲突。因此 ,本文从“一般市场”的中立性和工具性出发 ,对“社会主义市场”的存在给予说明 ,并依据本文所给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指出它也是体现“联合理性组合”的“可选择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