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3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马斯洛人性论中一个重要内容——健康人格理论——的考察分析,指出该理论在其研究方法和所得结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疑点。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以对人类极少数特殊个体的研究来得出关于普遍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标准,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所得结论上,马斯洛提出的健康人格标准既不符合大多数人类个体的实际潜能,也不存在普遍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公平”的意义和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社会公平”的意义和定义王一多,孟昭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公平”越来越受到国人的普遍关注。应怎样理解和认识“社会公平”,如何在社会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等方面确立公平原则,对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经...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王一多,孟昭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系和专业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由国家统一规划和设置的。近年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高校也开始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老专业、老学科已面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哲学人性论与现代人格心理学王一多,孟昭勤自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代以来,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哲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对人的本性进行探索,并力求通过对人性的解答来更好地理解和安排人类社会。围绕这一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众说纷纭、见仁见...  相似文献   
5.
论公平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公平不是由个别理论家或政治权威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所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人类社会的所有个体成员、即社会公众所决定的。社会公平的基础应当是社会公众对于权利分配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合理的、科学的公平定义应当是:在一个社会或组织中,对于一项或多项权利分配来说,如果公众(参与分配的全体成员)的满意率高于不满意率,则该分配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或社会公平;如果公众的满意率等于或低于不满意率,则该分配就缺乏公平或社会公平。相应地,满意率越高越公平,满意率越低越不公平。该公平定义可称之为公平的民主定义。运用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社会和组织中的权利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公平程度进行可操作性的、精确的判定,并避免人们在公平问题上的一切无意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7.
“意识的能动性”是许多哲学家坚持意志自由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指出,意识并不像某些哲学家们想象的那样能够自由地左右我们的行为选择,人的意识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认识并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而是受到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倾向和确定性。影响意识倾向性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主要有:1、事件同自我的相关性;2、个体的需要;3、个体的人生经历;4、个体的人格特征;5、个体的认识结构和能力。这几方面的因素在个体身上的交织与综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判断,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因此,在每一特定事件中,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相对确定了的,因而个体的行为选择就总是会被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合力推向一个大体确定了的方向。因此,那种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轻易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工程质量问题不仅涉及到生产的工艺水平和企业经营策略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与人的道德责任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考察分析了我国近年来一系列质量问题及其重大事故的各种直接原因,揭示出当前工程腐败、质量滑坡与人们道德责任感弱化的内在联系。文章特别阐述了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质量上承担的特殊道义责任,指出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决不仅仅是维护本单位利益或执行上司的意志,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必须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之间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效率主义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上的质的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管理领域中熟悉和常用的词语。但在实际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许多人对这一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尚是极其肤浅和模糊的。他们并不真正认识和理解效率与人的关系、以及效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没有真正解决人与效率——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因而常常不能正确处理人与效率的关系。在大多数组织管理中,二者的关系常常是颠倒的。本文较系统地考察和揭示了效率主义管理思想的兴衰与成败,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缘起和发展,阐明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意义,以及以人为本与社会和组织的效率目标之间的真实关系,以期引起国人和管理学界对人本管理的深入理解和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权”专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阐明人权的内蕴及其特性,指出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尽可能照顾每个社会成员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一、人权既是法律权利,更是道德权利人权特指人的权利。在一个特定国家或社会中,法律权利可以分别给予不同的个人、社团或地区,道德权利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社会中也常常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但是,当我们提到人权或人的基本权利时,我们实际上已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时空和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