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发展20多年以来,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古镇沿街充斥着服务旅游者的各色同质化的商铺和商品,不仅冲淡古镇原真景观特征,形成古镇因利趋同格局,而且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并成为重要的生活基础,直接干扰居民日常生活,破坏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破坏古镇原有自然风貌和景观环境。立足于古镇原真性保护,在商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淡出商业利益,严格控制商业发展;拓展和营造多样化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和途径,调整利益分配体制,建立行业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形成旅游体验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的高度破碎化、孤岛化、边缘化的特点,成为困扰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保护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正是解决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展生态设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全面研究总结国内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存在的问题与突破点,构建起了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框架。  相似文献   
3.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剖析入手,论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存在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欠发达与边缘化现象、地方性与现代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等主要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为主的"四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地方性与国际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作用过程下不同的空间特征和不同的形成机理。本文立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建立,提出了过滤与分离、适度与协调、保护与维护、培育与参与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存量扩大和空间经济依托关系转化的过程。无论是区域经济的自我积累,还是区域经济的引进发展都推动了区域系统内部结构的演变和资本存量的增加以及经济延迟效应的缩短,使区域经济地位提高,经济优势明显,经济的互补性和合作性增强,经济规模扩大,从而使空间经济的依托关系发生明显的转化。宏观经济区位优势转化的地区具有不断增强的吸引外围生产要素的中心功能,也具有对外围空间辐射强度不断增大的功能。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直接表现在宏观经济区位的优势转化。因此,从宏观层次及时间、空间角度研究经济区位…  相似文献   
6.
王云才 《东方论坛》2000,(1):24-28,F003
农户行为和农村社区行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机制。农村社区行为更是农户行为长期发展的结果,农户行为体系中带有共必的不可持续因素必然导致农村社区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建立农户可持续行为体系是促进农村社区行为可持续的必然途径;农村社区所表现出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交易行为体系和技术与现代化生产行为以及社会制度创新行为是人地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农户行为体系中的共同行为特征。这种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工科物理教学内容陈旧,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提出工科物理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积极推动物理课教师参加科学研究,使科研成为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和工程技术的纽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即倡导工科物理教师既要教书也要搞科研,并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指出异地城镇化已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进而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异地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化整体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行为和农村社区行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机制。农村社区行为更是农户行为长期发展的结果 ,农户行为体系中带有共性的不可持续因素必然导致农村社区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 ,建立农户可持续行为体系是促进农村社区行为可持续的必然途径 ;农村社区所表现出的生产行为 (经营投入行为、种植选择行为 )、消费行为、交易行为体系和技术应用与现代化生产行为以及社会制度创新行为是人地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农户行为体系中的共同行为特征。这种行为特征体现在农村社区的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并延伸到市场交易和消费环节 ,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