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汉魏晋南北朝侠文化寻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记》、《汉书》等史籍提供的材料,可以断定战国至两汉时期游侠结私交、养宾客的真实身份,其任侠行为表现在振穷济困、快意恩仇和对抗官府等多个方面;而魏晋以后那些完全凭借个人勇力行报德报怨之事者亦可视作游侠,该时期“侠出年少”的现象可以从当时社会环境因素中找到原因,艺术化的游侠形象也是这一时期侠文化所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曹魏以来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2.
玄学思想方法对魏晋诗歌的艺术风貌有较大影响.委运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诗境的平和淡远;言意之辨尤其是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使诗歌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冥观静照的思想方法又与诗歌的静态清趣之美有直接关联.此外,有关南朝诗论家对于玄言诗"淡乎寡味"的评价,应该从玄言诗人的创作追求与评论家的诗学观念两方面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新时期中国大陆的魏晋游仙诗研究成就斐然,学者们能更新观念,转换视角,采用新的方法,将宏观的整体研究与微观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游仙诗的发展、渊源、流变等问题,尤其在曹氏父子、嵇康、阮籍、郭璞等作家游仙诗的研究上,取得了远胜于前人的业绩,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五言腾踊”是建安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们衡量“建安风骨”的主要依据 ,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较为复杂的因素。本文在全面总结建安时期“五言腾踊”诸多表现的基础上 ,着重从五言诗自身发展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因 ,认为这是建安诗人在汉代诗人深厚的历史积淀中 ,汲取了丰富营养的结果 ;同时建安时期独特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所铸就的时代精神 ,作为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 ,又激励着建安诗人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 ,四言诗与五言诗在不同时代的出现 ,是符合当时汉语词汇发展现状的。四言诗在先秦单音词时代结束后风光不再 ,是因为形式限制了表现力的发挥 ,汉初一度流行的楚歌在这一点上亦与其相似。五言诗在两汉双音词时代到来后日渐强大 ,体现了诗体创新的内在动力 ,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对于钟嵘四言诗论的理解,学界意见不一,而种种解说似乎均未参透钟氏本意.事实上,若改变长期以来对四言诗简单肤浅的认识,结合先秦至魏晋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四言诗的盛衰流变,就会发现钟氏对四言诗本质的把握,还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