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分析经济的政治性质,开创了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经济政治学.它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描述和批判的统一,有效地沟通了马克思思想中的实然和应然的张力.因此,经济政治学既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质,也显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相对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贯穿于他一生的理论探索,具体包括对同权市民社会的批判,对资本家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市民社会的批评,对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批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品格和总体性特点,具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不同的价值功能、侧重点和概念体系。以市民社会批判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一个学术视阈,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理论的实质、特点及思想发展历程,并对马克思理论的诸范畴形成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在德语中具有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层含义.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批判了现代市民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崭新的共同体来解决问题,但这些表面的相似性却暗藏着两人理论上的根本分歧.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导致共同体的失落.黑格尔将其原因归结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离.因此,他试图通过理性国家这种共同体来教化个体,通过有产者的思想改变来维持市民社会的存在.马克思没有囿于抽象意义上的一般市民社会,而是深入到了现实存在的打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烙印的具体市民社会.他提出了与黑格尔不同的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即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挽救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虽然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问题解决方式各异,但同样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共同体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理论来源的探究是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超越近代意识哲学重大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费尔巴哈通过提出感性对象性原则,将意识哲学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马克思则在继承超越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彻底变革了旧的思辨哲学传统,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转变为感性实践活动,发现了人类通往真正共同体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实践哲学高度建构了一个富有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的科学的合理的实践理性,它使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实践理性合理化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所构建的实践理性与当代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所内含的实践理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需要借助国家制度来实现,国家制度的优劣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效能。马克思《莱茵报》时期不仅提出了治理的概念,而且对国家制度有着丰富的论述。与黑格尔将国家制度归结为精神的客观存在不同,马克思吸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思想,将黑格尔的精神置换为人民,并结合当时普鲁士的现实,进一步将人民具象为贫民,获得了批判现实政治制度的理论工具与构建理想国家制度的思想资源。他以普遍性与特殊性、人与事物、人民与特权者、贫民与资产者这几对对立的范畴勾勒出了好制度与坏制度的本质区别:好的理性的国家制度应该是自由意志的实现,平等地对待国家中每一位成员,维护人民的普遍利益,回归人民本身;坏的国家制度以现实的普鲁士专制制度为典型,以牺牲贫民来实现特权者的物质利益,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从事实描述和规范分析两个层面对国家制度问题的研究,强调了好的国家制度的人民性,并初步以人民代议制和自由报刊这两个中介来沟通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鸿沟,实现国家制度的人民性。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国家观所具有的建设性价值,而且能为我国当前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7.
《克罗茨纳赫笔记》构成了马克思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私有财产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法国大革命大量材料的摘抄,马克思了解到:私有财产决定政治的历史演进以及内部结构;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能实现人民主权,仅仅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构成现代政治矛盾的关键,它决定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走向。马克思所取得的这些理论认识,促使他进一步把握到政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缺陷,从而超越政治理性转向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指出作为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与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由于发育不完全 ,自身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 ,从而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我们应该在某些地方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 ,在某些地方则应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适当注入农业产业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解读黑格尔和以黑格尔解读马克思,这是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两种传统解读方式。而以人类解放这个视域来解读他们两人的关系,则不仅超越了这种非此即彼的解读方式,而且也体现了黑格尔和马克思两人的理论主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