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政府职能转变与统计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 报告 中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十多年来,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比较宏观的层面上看还远设有完成。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政府职能转变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八五”时期,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消费品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供给充裕、繁荣活跃、稳步增长的运行态势。基本情况一、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了市场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八五”时期,我国的流通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中迈开了大步。特别是在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之后,解放思想,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国内市场更加适应新的运行环境,逐步向大流通、大市场的方向发展。1.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八五”期间,围绕扩权转制,搞活经营,深化了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原商业部颁…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二轻局为加强物资统计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物资统计人员业务水平,除对统计人员加强培训外,还以局属各公司为单位成立基层物资统计业务活动互助小组,每月开展一次业务交流活动,时间半天至一天,内容主要是学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物资统计工作会议上,各地区统计局和国务院十多个业务部门的代表,认真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交流了面向社会,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建用物资消费量的漏统漏报问题是物资统计长期存在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漏报的基建用物资消费量中,乡镇建筑企业承建全民、集体工程项目的物资消费量占有很大比重.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率看提倡和鼓励消费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率一般指消费需求占GDP的 比重。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从提高消费率入手,认真研究和改善消费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消费,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消费率偏低的主要表现 1.与国外比较.消费率的差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0%,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判断 一、市场总体上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消费品市场总体也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从下表资料显示出,由于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最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凡是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个百分点的年份,GDP增长率一般都在10%以上。 1999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措施初见成效,在当年GDP增长的7.1个百分点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1991-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校教育成本的本质、构成做了初步的阐述,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加强教育成本管理、提高办学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市场” 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围绕农业(包括种植业、渔业、牧业、林业等,下同)生产形成的市场。2、围绕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生产形成的市场。3、农村地区的消费品市场。下面试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农村市场”进行描述。一、围绕农业生产形成的市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农业仍然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生产活动,是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关于农民纯收入的调查资料显示,自1978年以来,虽然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占整个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在递减,但…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六个年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加大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