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简化汉字出现的年代与汉字发展嬗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简化汉字出现于东晋、唐代或宋代的一些流行说法,值得商榷。考古成果说明,简化汉字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经产生,现代形体的简化汉字在西汉时期则已大量使用。简化是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之一。简化字是汉字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庄子(前350?—前270?)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专管收税的小官)。家境贫寒,曾“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庄子·列御寇》)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中,庄子属道家,与儒、墨相对。他与春秋末年的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学派。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长  相似文献   
3.
秦简夫是活跃于元代后期剧坛上的知名作家。与大多数具有离心倾向的在野文人迥然不同,他自觉地以灌输传统道德观念、救世劝俗、整饬人伦秩序为已任。他直接取材于现实或以历史故事为依托的社会剧,无一例外地具有明确的伦理教化性质。可贵的是,在他的功利劝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家庭道德剧中,非但没有兜售重义轻利、贬斥商贾“游食之民”的世袭偏见,而是对靠勤苦经营获利致富且具有古道热肠的正粤商人大加褒奖,并努力寻找儒、商之间在道德判断、 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契合点,显现出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4.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八月版《岑参集校注》,是近年来关于岑诗研究的可喜收获。然书中某些注释,似有不尽妥处,拟辨商如次,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敬祈教正。 一、薛昪、薛弁 《送薛弁归河东》诗,见《全唐诗》卷二百一,《岑参集校注》(以下简称《校注》)题作(《送薛昪归河东》,注云:“薛昪,不详。昪,吴校(即明刊八卷本《岑嘉州集》,吴慈培校并补目。——笔者注)作  相似文献   
5.
王刘纯 《中州学刊》2002,(3):186-188
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市场结构的变化也引起编辑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现代传播业中心环节的编辑活动必须进行自觉调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受众提供代表先进文化的优秀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王维艺术风格的转变及其意义王刘纯王维以40岁左右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为戾折点,其诗风、画风都因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过去的宏丽壮阔的阳刚之美转向淡泊清雅的禅意表现。代表这种转变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他的诗和画不仅仅再现出外部世界审美客体的形和神,而且还通过...  相似文献   
7.
作为元代中后期剧坛上的杰出代表,郑光祖的杂剧具有独特的思致和多向度的文化意蕴。本文认为,根深蒂固的儒学伦理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对其处世方式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确立,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长期屈身簿吏之间的生活磨难,都市享乐气息的濡染,既滋长了他通脱旷放的浪子情怀,也刺激了他孤高傲岸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两者对峙所形成的反向作用,使其精心结撰的文士剧、历史剧和婚姻爱情剧呈现出情感与理念二元对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与时贤文士过从甚密。其交游学术界考获良多,然亦间有疏误,甚则自相牴牾。笔者尝试辨之,不当之处、祈教于识者。 阎防《岑嘉州诗》述及阎防的诗凡二首:《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 关于阎防的生平事迹,诸书记载各有扦格。《唐才子传》卷八记其里籍云:“防,河中人。”《登科纪  相似文献   
9.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吕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平不详,死于公元二三五年。他是秦王政(秦始皇)的相国。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吕不韦厚相结纳,蓄士三千人。他使这些食客各抒所闻,著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言。由于十二纪分述四季十二个月的时令和行事,所以书名叫“春秋”;又因为有“八览”,古人也称这部书叫《吕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出版业的本质问题是培育、完善和维护有较高效率的市场环境。以民族性为基点 ,立足本国市场 ,进行出版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通过集团发展战略与内涵发展战略的带动与互补 ,走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之路 ,使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