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诞辰254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江西高校孔子文化教育思想讨论会于10月24至25日在江西大学召开。来自全省10多所高校的近5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专著1部,论文40篇。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气象氤氲,有四大基本特征,即:从经济形态上看,它是农业文化;从社会形态上看,它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看,它的主体是“内圣外王”的伦理政治文化;从思想文化流派在历史上的地位看,它的正统是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是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基本内涵,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状,即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同时,他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是北宋重要的哲学学派——蜀学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代表,是中国反理学斗争史上的先驱者。他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有所研究,对宋以前及和他同时代的几乎所有哲学家均有相当的  相似文献   
5.
东坡与道教     
蜀学和理学,是北宋两个对立的哲学学派,苏轼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举起反理学斗争旗帜的思想家。因此,程朱及以后历代理学家都曾对苏轼哲学横加指责。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罪状,就是斥苏轼哲学为释老之学。朱熹著《杂学辨》,以《苏氏易传》为杂学之首,不惜笔墨,逐条指陈其溺于释老之处。其一日:苏轼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不知道之所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继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大破大立,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相互斗争和融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处于什么地位?发展状况如何?外来佛教的传播状况、地位、影响如何?儒佛二教的关系怎样?这一时期的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如何对待儒  相似文献   
7.
(一) 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家们的思维方式是多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这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多样的方法平等共处,互促共长,创造了先秦光辉灿烂的、风格迥异的“诸子百家”学说,开创了一个思想界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而且,先秦时期每一个思想家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僵死不变的。在方法的选择和创造上,先秦的思想家们是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创造、自由地争论。各种不同的、甚至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党建测评工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高校党建测评工作的实践。与此同时,理论界、学术界就高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展开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结合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高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研究的实际状况,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测评的意义、高校党建测评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主要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案的基本规定性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评析,以期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测评体系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陈正夫、何植靖教授的新著《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一书,系统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学术界有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新成果,对“文化热”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是近年来文化研究中出版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共23万字。作者系统研究和阐述了孔子与孔子思想,全面回顾了儒学形成、演变的历史,客观评述了现代新儒学及其代表人物,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  相似文献   
10.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非道德主义著称,但他对道德的非议只是对传统道德(实际上主要是早期儒家道德观)的非议,而不是完全否定道德。如果说,孔子由于构筑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而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那么老子则以其对道德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对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