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环境伦理构建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道德的角度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必须确定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环境伦理原则的构建应以生态科学揭示的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作为其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持续生存作为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反映了对人与自然生存关系的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倡导代际公平、实行代内平等是持续生存原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态学对自然的认识 ,经历了从平衡到混沌再到复杂的理论变迁历程。生态自然观对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图景的揭示 ,使我们得以从新的视角去观察自然和解释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中的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科技创新中的的重要内容。科技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严重冲突和对立,要求当代科技创新必须有环境价值定位,在科技活动的价值追求中,纳入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的目标,使当代科技创新能在“以人为尺度”和“以生态为尺度”双重观照的实践中,重建造福人类、解决地球环境危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吸收与交流中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中国首届环境伦理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王国聘$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理念,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从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从不同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生态文明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普及生态知识,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自然环保事业,同时也有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资源评估和效果评价等领域有所创新,但对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经典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整体内容结构还不均衡。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实证和定量方法的运用,但总体来讲仍以定性研究为主,偏重于理论描述和经验介绍,同时,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为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对相关理论基础和经典理论、环境教育资源价值及效果评价等内容的研究,重视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和定量方法的运用,实现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7.
论董仲舒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仲舒的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主张要尊重自然规律,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探讨了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仁民爱物的观念,透过阴阳五行学说,研究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从而明确人类的生态权利与义务,并把古代君王的道德与自然灾害结合起来,构筑了一幅天人感应的生态图景。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态科学对于生态世界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释方式,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把握方式。生态整合意味着根据生态规律,将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要素和环境要素凝聚或融合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善、正常运转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及其结果。以整体性为核心,从整体上思考、突出生态综合、重视非线性复杂现象构成生态整合方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态学的谱系比较及发展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态学研究存在两个主要谱系。对社会生态学两个主要谱系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二者在有机整体世界观、肯定理性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分析生态问题的社会视角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在理论分析方法的侧重点、理论定位、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三个方面的区别。两个谱系的一致性与区别对展望社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正确定位和推动中国社会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南京市江宁区在大开发进程中,从规划入手,坚持用现代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生态优美和社会进化的协同共进的新模式。基于对江宁区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应用全球化定位战略、生态优化和效率超越战略、科教先行、自律民主等思想来指导江宁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