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既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成立的,又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资助下革命的.莫斯科的援助既出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需要,更出于新生苏维埃政权安全巩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接受这种援助既是当时中国革命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需要.从中共一大的“党中央委员会应每月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到中共二大的“正式加入第三国际”,“成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和莫斯科关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败促逼清廷政改,进化论顺时兴盛,中国人的传统史观渐次转型;但由于进化史观自身的理论缺陷和对中国特殊性的解释无力,随着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深入发展,亟需一种超越进化史观的理论取而代之,唯物史观应时兴起。在唯物史观解读范式取得主导地位之前,其曾一度被视为另一种更高级的进化史观广为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化史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迅速传播,并最终取得主导地位的"前站式"理论中介或一种"前理解"。若没有这一"前站式"理论中介或"前理解",唯物史观很难被当时国人所理解,尽管唯物史观有自身的理论优胜性。唯物史观主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人的历史观再次转型。  相似文献   
3.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继往开来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深刻蕴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这一深刻意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独特性;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随着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专题就是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比较深广的探讨。2013年11月9至10日在海口举办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近三十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迅速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能够批判地继承生成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生成新文化。这一历史进程本身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要么在形式上,要么在内容上,要么在思维方式上,抑或三者,总应有些牵连。因为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批判继承,若没有"中介"是不可想象。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概念"套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概念,不仅是早期的一种解读范式,即使在今天的解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正是这种"套解"的成立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之"空想"而言的,是研究无产阶级运动条件的理论。建立在具体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与理论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同的。邓小平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和现实基础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生产力联系生产关系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存在的内在理据,发展了经典作家从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视角阐释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8.
“好生活”需要“好世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对外部实际生活世界的认知有限,因而将幸福视为神谕在人间的展开.不论在当时的哲学还是文学悲剧中,宿命论是一种主题.苏格拉底通过对“好东西”这一概念的分析,将诸神的幸福从理念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揭开了人类可以自主追逐幸福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审判是案件得到公正审判的前提条件.我国当下法官独立审判遇到的种种障碍性因素与法官本身缺乏主体性资格有关.尽管司法独立既是法官争取的结果,也是法学和政治哲学发展的产物,但是法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如此,才能把法官独立审判逐步推向现实化.这就需要法官从四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是法官能够坚持独立审判的主体性资格能力:守法精神、敬业精神、大的智慧、勤勉工作,而第一种素养又是基础素养,是法官成为法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增智 《江淮论坛》2006,(4):141-146
王韬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思想家,王韬的变法思想自然烙下了儒学的印记。王韬变法思想的原则是“变其所当变者,非变其不可变者”。这一原则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西方政治色彩,体现出变法者思想上的矛盾,一种解不开的心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