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代中国骤然面对西方的暴力进攻 ,农耕文明下的传统社会理念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步走向离散、崩溃 ,整个社会理念趋向重新建构。近代学人对社会理论的重构是根据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在对西方社会学经典文本翻译、引进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固有的学术资源优势进行评判与抉择 ,由此而言 ,严复、章太炎关于社会学思想的争鸣与交锋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理念跨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的艰难变革历程 ,它承载着近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独有的辛酸与苦涩。  相似文献   
2.
3.
欧战属于近代意义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战,被舆论精英梁启超等描绘成西方文明的破产。面对巴黎和会的战利品瓜分时,中方参战,属战胜方,但收获的仍是任人宰割。欧战尾声中俄、德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发展路径,受国人诸多期许。面对欧战之后西方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及中国社会重构的自我定位,其时研究系掌控下的《晨报》,在"他者参照"与"自我建构"这一世界语境中展开报道与评论,并将相当篇幅聚焦于欧战后的政治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启迪。《晨报》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去欧洲及东洋考察社会重建中的新思潮,为西方政治新思潮的中国化特别是社会主义认同作了诸多努力,意为中国政治重构乃至社会重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以报刊为核心的媒介系统始终处在战争的压力下运作.舆论精英的媒介话语选择离不开其著述的文本,更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社会语境.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两大幕府相互倾轧,严复、章太炎、李提摩太等中外舆论精英游说其间,在政治利益角逐中扮演角色.近代舆论由器物上的洋务转向维新变法,舆论精英面对政统、道统抉择的两难,学术良知往往决定他们放弃因谋生需要而投靠某个利益集团,从而坚持学术上的自我.即政治上可以应变乃至投机,但有其学理取向上的底线;两者冲突时,学人多回归学理上的价值取向.这对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后的政治格局变迁及社会舆论趋向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就舆论动员时空而言,近代中国传播议题多与救亡图存的政治语境紧密联系。民国新闻史中传播行为关联不同的媒介生态网和社会关系网。传播与政治关系语境中考察民国新闻史,当注意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民国新闻传播以时间为主轴对1912—1949年这一历史时段进行分期。首先,结合反帝、反封建议题的宣传和国民革命的政治舆论动员,探析报刊传媒对国民革命的记忆与展示;其次,聚焦十年内战时期报刊格局变化,探析京派、海派人士组成的"记者座谈""左联"等文化共同体的舆论呈现;再次,顺延时间脉络至全面抗战时期,对沦陷区报刊的亲日立场,国统区、革命根据地新闻纸的抗日立场三个不同场域的记忆文本进行梳理,考察历史空间上的横截面,特别是"抗战新闻学"的兴起,如"抗战建国"在不同政治空间的表述;最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大陆溃败,涉及新闻刊物多面临政治或新闻职业主义的抉择。简言之,探讨民国时期的政治生态与舆论生态关联的主线,意在揭示民国新闻史不仅指涉新闻纸的历时性,更涉及新闻纸作为时代记录者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时代责任感。由此而论,民国新闻史书写应在舆论新陈代谢中呈现报刊流行话语分析及其变迁,从而展示新闻纸的时代抉择及舆论上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6.
在学说上严复评骘老子主要针对康有为的尊孔贬老以求托古改制,在治学路径上他将老子无为而治之"道"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互证,有中西会通的色彩.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政治目的是为诠释英国君主立宪奠定学理.严复会通的目的无外乎论证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合法性.对日俄战争的反思是严复诠释老子的另一现实动力.严复借评点老子以论证日本对俄的胜利,实乃是立宪对专制的胜利.借中国文化经典诠释西方民主制度,近代学者不乏其人,严复学贯中西使其更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200l年7月中旬,“纪念马君武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桂林隆重开幕.此次会议由广西师范大学社科联、桂林市社科联及广西史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马君武先生的长子──94岁高龄的农学家马保之博士亲临会场,自始至终听取与会专家的学术讨论. 学者们主要就马君武的生平、民主爱国思想、教育思想及其贡献和文学思想及其建树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 有专家对马君武的民主革命历程经过探析后归结为;“从康门弟子到中山信徒”;他的贡献在于解开“反满”死结,是民主革命思想的宜传者、战斗者,为民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王:虞博士.您能否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我们广大读者可以籍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代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您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回顾和展望也可以让我们站在21世纪门槛上的青年同志对新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所借鉴和参照. 田好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各种学术杂志上已有不少介绍就不需要再多说了。这里我就集中谈一谈目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形成了许多新兴的而又…  相似文献   
9.
10.
辛亥革命前夕,从维新舆论到革命舆论的转向过程中,政治动员更趋多元,语境亦复杂多变,中国政治舆论价值取向多元,其中既有改良、革命思潮的影响,又有革命语境下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就无政府主义思潮而言,又可分为留法、留日学者的无政府主义主张,还有从中国传统老庄哲学而来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域外革命语境下的无政府主义刊物《天义》、《新世纪》探讨了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的互助论、进化论学理,其论辩和文本呈现背后亦有革命派内部的同盟会、光复会等的利益分歧,拥护孙中山及倒孙派在政治舆论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在国家与社会的学理框架抉择中,域外报刊呈现语义多歧的媒介镜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