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本专栏的三篇论文均是围绕土改运动而展开。提到中共土改,必联想到激烈的阶级斗争手段。然而在抗战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曾一度尝试根据孙中山的照价收买办法实行和平土改,即由政府发行公债征购地主土地,然后再卖予贫苦农民。只是不到一年就放弃了这种尝试,而改行直接剥夺地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节育思想古已有之,可谓源远流长,然而汇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节育运动,则自本世纪20年代始。本文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近代中国的节育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22—1930年为发端和宣传时期;1930年以后由宣传走向实践。 (一)发端及宣传时期。近代中国节育运动始于美国节育运动发起者山额夫人来华。在此之前虽已有严复等人将马尔萨斯的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一书近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前,同为近代史学者的雷颐、汪朝光、王奇生与杨奎松一起,就本书的写作、价值和意义以及相关的近代史问题进行了探讨。《新京报》记者张弘参与了研讨。  相似文献   
4.
5.
北伐时期的漫画界,约略可分为三大阵营:一是南方国共合作下的北伐主体一方;二是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北伐客体一方;三是置身于南北交锋之外的漫画界。南方阵营的漫画多在宣传反帝、反军阀方面着力,以唤起民众对革命的理解和信心,其形式在向宣传画靠拢;北方阵营以“讨赤”相号召,以蛊惑民众;第三阵营则持相对超然立场,重在表达作者的现实观感。通过漫画,可以折射和透视北伐时期的政治社会情形,漫画作为“史料”应该而且能够运用于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民国研究     
主持人语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居住与休闲空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化”的结果。由于近代中国的“西化”过程与西方殖民主义渗透中国的过程相伴随,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更有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对峙与冲撞。在近代中国人的认知中,无论公园还是教会大学建筑,都不是单纯的生活功能空间,而是具有浓厚的政治与文化意涵,甚至直接被视作政治与文化的表象与参照物。本期本专栏的两篇论文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分析与诠释公园与教会大学建筑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文化意味。教会大学一直被国人视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历史学不断趋新相比,中国历史学可能略显沉闷。在西方,传统政治史早已冷寂,一度流行的经济史和社会史亦遭到更后起的“新文化史”之挑战。相对而言,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居于首席的仍是政治史。这也难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政治史的资源实在太富饶。姑且不论那汗牛充栋的史料,  相似文献   
8.
台湾女作家朱少麟1966年出生于台湾嘉义,辅大外文系毕业,曾在政治公关公司任职,现专职写作。朱少麟堪称大器晚成。她在1996年29岁时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处女作《伤心咖啡店之歌》,经历了五次退稿,最终投到了台湾九歌出版社。这本不被看好的小说,出版后意一鸣惊人,朱少麟也被誉为"天生的作家"。1999年,她又写了《燕子》,出版之后也立即引起轰动,发行了10万册。在台湾,畅销书作家大多时尚媚俗,朱少麟用纯文学手法创作的小说能发行10万册,在台湾出版界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9.
民国研究     
主持人语:30年多前中国学界开始将"民国史"作为一个学科着手研究时,官定的研究对象是民国统治阶级的历史,意在避免与同一时期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交叉或重叠。近十数年来,"民国史"逐渐扩展为"民国时期的历史"。无论在朝与在野,无论"革命"与"反革命",亦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只要发生于1912-1949年间,均被纳入"民国史"的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近代中国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蒋介石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取向、阅读偏好以及阅读反应等,均值得我们饶有兴味去探讨。以圣贤自待:进德修身蒋介石是一个军人政治家,一生重视军队,重视武力,瞧不起坐而论道的文人书生。但他本人却酷爱读书。这一点,恐怕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蒋一生总共读过多少书,自然难以查考。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蒋日记显示,一般每年约读书10种左右。20年代看书较多,一般在10种以上,多至20余种;30、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