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大学英语写作是高等学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影响大学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三大因素是 :个人心态、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将巴赫金的理论移植入金波童话新作<乌丢丢的奇遇>,向人们展示这部童话的魅力,不仅抑制了外在的权威话语,并独创了这种既诗又童话的开放文体,即诗性童话.通过运用复调理论的解读,发现作家不仅在作品中表现了多种平等意识的多声部复调对话,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复调的人,在童话中真正复归人性.  相似文献   
3.
政治至上思想是中国现代儿童小说的无奈选择,是左翼革命文学与时代的产物,其虽然能使作品更具鼓动力、战斗力,但却因此而削弱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文学性、艺术性.政治至上思想的来源就是与“五四”启蒙主义相对的“民粹主义”,其在革命文学中的体现就是文艺大众化,期望用文学的力量让大众走向自省、自觉争自立.用文艺创作配合革命进程的政治至上思想使儿童小说中儿童的觉悟变得非常突兀,其成长也不那么切合实际,“伪成长”成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人文思想中的人格结构观是存在差异的,西方以外物为镜反照自我,进而确立自我人格,其人格中包括物、我两方面;中国人以“本心”为镜玄览万物,建立起只含“本心”的单纯的人格结构。而童话中的人和物也是一面面镜子,它们共同构成了童话这个有生命的多棱镜。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学作品中的人格结构也会如“镜城”一样斑驳多端、繁复杂陈的,《快乐王子》与《猎人海力布》作为童话虽然仅仅只能表现出其基本形态,但用这两篇童话为例来探讨人格形成及结构问题,却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中西方人格结构开拓更多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成长小说是描写少年在13至18周岁这一阶段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所经历的成长故事的小说类型。黑塞的成长小说中充溢着很多中国影像,对此进行扫描可以发现中国的老庄之道对黑塞的影响及黑塞的中国文化情结。而黑塞创作的成长小说在得到中国文化滋养的同时,又反哺了中国的成长小说创作,尤其是立极的《龙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黑塞《德米安》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话语分析”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意义观变化的表现和走向的分析出发,从语篇的基本特征和定义的分析中,对话语分析进行重新认识,提出了说话者意义(speaker meaning)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点,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的角度,借助关联理论,对话语分析的走向提出了新的思考:话语分析应该是动态的,以说话人为核心的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