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为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8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存在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高师学生是未来的教师 ,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国民教育质量息息相关。高师院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神经衰弱、人际关系不良、心理承受力差、精神脆弱等原因退学、休学 ,这给国家、学校和家庭以及个人都造成了很大损失。大量事实证明 ,高师学生主要在以下方面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一 )学习方面高师学生在中学或中师时期一般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 ,进入精英荟萃的大学后 ,才知道自己很难像以前那样“鹤立鸡群”。面对严峻的事实 ,他们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 ;有的学生为了考研继续深造 ,每天学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