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严妆”一词训释的商榷王小莘张舸近来看到一些文章为《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晓,新妇起严妆”中的“严妆”究竟当作何解打笔墨官司,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收集了十多种有关的训释进行分析考察,发现它们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以“严妆”为状...  相似文献   
2.
对许慎《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注家蜂起,研究专著达数十种,其中最优秀,影响最大的就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著名小学家王念孙为这部书作了序,推崇说:“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江沅的后叙也说:“悬是书以为的,而许氏著书之心以明,经史百家之文字亦无不由此以明。”段书的卓越成就和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段注体大思精,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本文试图就段氏的历史发展观点作粗浅的探索。 “语言是许多时代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王小莘翘“翘”本指鸟尾之长毛,在魏晋南北朝引申发展成为活跃的构词语素。1、其突出、杰出等引申义,组成“翘秀、翘俊、翘特”等,表示优秀人才。如《颜氏家训·文章》:“凡此诸人,皆具翘秀者。”《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绍说:“翘,高貌。翘秀...  相似文献   
4.
关于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的区别,早已有专文论述,可是关于成语和典故的区别,尚未见有专论,有关专著虽然涉及,亦语焉未详。近来常有人把成语典故混合编成辞书而不加任何说明,或把成语、典故统称之为古成语。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古人是把成语典故都叫做“用典”的;一方面是这两种语言形式确实存在着许多交叉现象,难以区分的缘故。从广义的、应用的角度说,不加区别虽未尝不可,但从科学语言学的角度说,这种囫囵吞枣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区分成语、典故,详细探讨、认识它们的不同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联绵词概说     
一、关于联绵词成因的探讨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缀合而成,只包含一个词素,表达一个完整意义而不能再分割的语词形式。古人把联绵词称为连语或联语,又叫联绵字。连语之名,始见于西汉贾谊的《新书》;联绵之称,肇自宋代张有的《复古篇》。然而联绵词这种语言现象,却源起于上古。在现存最早的典章文献里,就有联绵词的记载。如丛脞、猷裕、明勖、杌(?)、洗腆等,就出现在春秋以前帝王文告的汇编《尚书》之中。不过,对上古文献进行检索的结果,有几个现象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颜氏家训》中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构成论析王小莘,魏达纯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而中古是111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时期汉语复音词状况的探讨,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已就《世说新语》《搜神记》几部南北朝小说及佛典中的...  相似文献   
7.
王羲之父子书帖是晋代书帖的代表作,其中融入了大量的魏晋习俗用语,口语化程度高于同时期的其它作品,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宝贵材料。但迄今未见有较全面的注译和研究。本文选取王氏父子书帖中四十多个时代习用语词进行诠释,援引书帖及同时期作品例证,并略析源流,说明词语的时代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一些语料,并与书帖爱好者共飨。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古汉语词汇的同步引申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汉语词汇的发展中,有一种由于语言的类推作用而形成的词义引申现象,这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词在引申过程中相互影响,沿着相似的路线发生伴随性的演变,语言学界称之为同步引申。这种现象在中古汉语中有相当典型、突出的反映,往往形成引人瞩目的同步引申词群,不少语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无论对词义或构词法的发展都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很值得注意。本文拟分类引例作一些分析探究。汉语史的分期学术界看法未尽一致,但以魏晋南北朝为中古汉语的主干时期,一般没有分歧。隋唐五代当是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重叠阶段,本文引例中也…  相似文献   
9.
王维诗韵     
晚年得蓝田县橍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一生可分为三大时期:一、童年至二十一岁以前,这一时期主要在山西蒲州渡过;二、壮年时期,被贬山东济州;三、中老年时期,主要在长安任朝庭命官。由此可推断,山西蒲州方言为王维母语。蒲州东距洛阳与西距长安差不多远,又在关内,其方音可能和洛阳音较接近。而作为当时民族共同语的洛阳“雅音”,正是朝庭所使用的通用语。 本文考订王维诗韵,主要依据《四库备要》本《王右丞集笺注》(以下简称《笺注》),并以《全唐诗》参校。《全唐诗》已删正之疑作不列入考订范围,其它尚存疑之作酌加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