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尔春 《南都学坛》2008,28(5):16-18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监察权是其主要的、基本的权力。在监察权外,还拥有治安、领兵、议政、荐举、社会事务管理等诸多权力。这些权力既反映了汉代司隶校尉的职官性质,也反映了汉代官制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主要有四 ,即严惩重罚、突击检查、权力牵制和回避制度 ,体现了汉代统治者的预防意识 ,同时也保证了司隶校尉能够在皇权控制下发挥有利皇权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牟润孙先生曾撰文提出汉代"外戚称宗室"的观点,刘增贵先生的著作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两相比照,刘说为是,只是其论证略欠充分。通过逐条分析牟文所据史料,并参考《史记》《汉书》中外戚与宗室对举之记载,可以肯定汉代外戚不称"宗室"。  相似文献   
4.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监察权是其主要的基本权力。司隶校尉的监察权涉及监察对象、监察内容、监察地域、监察权行使的保障以及在权力行使上与其他监察官员的关系等问题。对此进行探讨乃是汉代司隶校尉权限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偶翻《明朝小史》,看到这样一段记述:“帝(明太祖)治贪官,法律甚严,赃至六十两以上,俱剥皮贯草。凡府州县卫所衙门之左,特立一庙祀土地,为剥皮场,名其庙曰:皮场庙。又于公座旁,置一剥皮贯草之袋。”明太祖朱元璋将贪官剥皮贯草,并将剥皮贯草之袋置于官员的公座旁,虽是警戒,但显然过于残暴。然掩卷而思,他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惩治的决心之大还是值得肯定的。想想明初有“吏治澄清者百余年”的记载,当然不会毫无根据。明承元后,能够扭转元末官场的腐败风气而有百余年的清明政治,与朱元璋的狠抓严打是不无关系的。由此笔…  相似文献   
6.
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禁奢禁贪、维持京畿治安、关注国计民生等方面,而这些职能是与其监察权限息息相关的,但又远非其监察权限所能涵盖得了的,所以我们在注意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中潜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史籍对于牧野之战时间的叙述多有分歧,即使是今本《史记》中也有不同。经过考辨,笔者认为,牧野之战的时间应该是周文王受命十二年(周武王在位五年)正月甲子,即公元前1106年2月4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