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财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不是商品供不应求的简单经济矛盾引起的,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经济失衡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能暂时起到抑制投资过热、控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不能解决我国结构性失衡的深层经济矛盾.治理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不仅需要采取"从紧"控制总量的货币政策,更需要从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深层矛盾入手,采取"从优"调整结构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财政学理论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面临着亟待创新与发展的任务。从总体上看,我国财政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十大领域中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市场机制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它要求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以经济利益作为基本驱动力,借助于市场主体间的商品价格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效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制度性客观要求,应当以促进市场竞争性价格机制的生成为首要目标,积极推进我国价格改革,实现价格由国家操纵向市场调节转换。  相似文献   
4.
县级财政是直接面向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财政,承担着最广泛的民生性财政支出任务,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县级政府特别是困难县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对于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控制和化解基层政府债务风险,全面推进民生财政体系建设,增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层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河北省县级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别从明确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合理制定县级基本财力支付标准,挖掘县级财政自身保障潜力和明确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财政特征刍议王延杰在我国传统的财政理论中,人们一直把财政的基本特征简单地表述为财政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种表述对反映国家财政这一特殊分配范畴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区别所体现的高度概括性是勿庸质疑的。但是,对财政特征的全面深刻认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  相似文献   
6.
以微观透视宏观和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见长的现代西方财政理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其间的每一次演进都伴随着相应技术工具的引入,正是借助这些技术工具对财政理论的分析和论证,促进了现代西方财政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呈现了以理论细分化和突出线性分析与数理模型分析为特征的浓厚的技术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的凝析气和原油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凝析油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论证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气顶合理开发技术指标,从6个方面对该凝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凝析油气藏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财税分配体制客观上存在着对农村收入分配上的公共"越位"与支出分配上的公共"缺位"现象,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现象,不仅违背了城乡之间公共分配的公平化原则,加剧了城乡二元化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进步,因此,必须从贯彻平等的国民待遇原则出发,改革我国现行财税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9.
水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水事活动实施的行政管理。水行政部门应把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水事案件作为水利执法的重点,以此来推动基层水利法制建设的开展。批改执法与工程管理成为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中的两支主力军,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和谐的利益分配目标,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容,又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意义.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防范和控制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滋生和蔓延,高度重视建设公平化的和谐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控,实现和谐的利益分配目标.结合对我国利益分配不和谐矛盾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提出了立足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不同层次,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和谐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