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志迁 《小康生活》1995,(11):32-32
(一)稚鳖的越冬管理。稚鳖在当年的养殖时间一般只有2个多月个体的增长速度十分有限,其耐寒力也远不如幼鳖及成鳖。在越冬休眠期间,当稚鳖的潜伏场所的温度下降到-4—-5℃时,就可能因受冻而死亡,所以必须加强越冬管理。例如,在越冬之前,投喂足够数量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使稚鳖储积脂肪  相似文献   
2.
(1)彻底清塘,专池饲养。因“水花”阶段的鱼苗体小幼嫩,取食能力低,游动能力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故应固定专池饲养;在投放“水花”阶段鱼苗前应彻底清塘,排干池水,除净野杂鱼、杂草,然后放少量的水进塘,用生石灰75—100千克兑水全池均匀泼洒,7—10天药性消失,即可投放鱼苗。(2)施足基肥,培肥水质。清塘消毒后3—5天,即可向池中投放经过发酵的粪肥150—200千克,放水后每亩再投青绿肥20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河蟹市场看好,养蟹已成为广大农户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很多农户开始摸索养蟹。但是,人工养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一般农户初次养蟹,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大规模上马。笔者认为养蟹农户在决定养蟹前应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病蟹鳃部、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有大量的纤毛虫附生,少数为局部少量附生。病害发后,数天内大量死亡,发病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不经常换水,残饵不清除,导致水质恶化,池水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和纤毛虫大量附着蟹体而引发疾病。防治方法:(1)改变水体环境,排除旧水,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越冬池面积小,放养密度小,饲养管理不善,水质容易污染,以及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容易发生鱼病。因此在越冬期间要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结合的原则。罗非鱼在越冬期间常见的鱼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为日本沼虾,由于青虾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各类水域都可养殖。但从生产实践来看,要养好青虾,必须把握好以下五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诊断:(1)辩明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身体发黑,尤其是头部更加黑暗。故细菌性烂鳃病有“乌头瘟”之称。打开鳃盖,可见病鱼鳃瓣两端:中部等处呈斑块状腐烂;或者沿鳃瓣边缘呈弥漫状腐烂而使鳃瓣外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缺损。在鳃丝腐烂的地方;附有淡黄色粘液或污泥。鳃盖内表皮常充血,严重时,中央部位被腐蚀成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2)查清病原,病原是一种鱼害粘球菌的病原体。菌体的形态为细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优良种蛋入孵。孵化率高的稚鳖较易培育,生长发育也快。要提高孵化率一方面要选择好优质种鳖,另一方面要掌握好孵化温度、湿度和蛋的埋藏深度。孵化温度30℃为宜,砂子(沙子)湿度5—25%,蛋埋在沙中深度10厘米左右。另外,种鳖在产蛋季节要投喂蛋白质饲料,以提高种蛋质量,提高孵化率,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9.
河蟹成熟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可是秋天也是河蟹最易死亡的时期。养蟹的农民朋友如不注意加强管理和疾病的预防,便会引起河蟹的成批死亡。为此,有效地控制好秋季河蟹死亡,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现我就将一些养殖户防止秋蟹死亡的经验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每次换届后,一些新上任的领导干部总是急着点“三把火”,办新企业、上新项目,急于出“政绩”,制造“轰动效应”。一些领导干部甚至为了尽快在上级领导心中留下一个“能干”、“有魄力”的好印象,把前任制定的好规划、好思路弃之脑后,然后重打锣鼓另开张。结果是一任领导一个新花样,一届班子一项新举措,留下的是前任的“半拉子工程”,折腾来折腾去,工程不断,项目常“新”,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使本不宽裕的财政雪上加霜,给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其实,换届犹如长跑接力赛,无论跑哪一棒的运动员,都应该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