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韧性城市发展间的耦合诉求,提出"源—流—汇"三维生态韧性评价方法,并使用2005—2017年天津市TM/ETM+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通过韧性源识别、生态足迹核算及最小累积阻力模拟分别对三种韧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流—汇"生态韧性评价法能有效测度城市的韧性强度,三种韧性指标的组合共同决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天津市中心城区各组团韧性强度空间分布不均,三项指数对城市整体生态韧性水平的影响各异,其中韧性源指数是生态安全阈值划定的条件,应保持在1.5Ts2的范围内;韧性流指数是城市形态弹性调节的标准;韧性汇指数是城市空间安全扩展的瓶颈,T_d0.35下的增量建设会突破生态环境容量;并借此提出天津市生态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防控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理论就是以健康为核心,防患于未然,即无病养生以维持健康,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传统中医药以其丰富的养生保健预防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应用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高我国民众的健康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